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 |||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
图片欣赏 |
香车美女 | |
品牌车廊 | |
车展酷图 | |
360°观车 | |
豪华加长 |
精彩专题 |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 |
3.15汽车维权专题 | |
“新老三样”大比拼 | |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 |
家轿新星派力奥 | |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 |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 |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 |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 |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 |
|
|
我来补充两句 |
中国摩帮密谋结盟 欲突破日企知识产权壁垒 |
作者:[ 春宇 ] 时间:[ 2003年04月26日10:23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入世后,以本田、铃木、雅马哈等为代表的日本摩托车企业构筑“知识产权壁垒”。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国际市场通行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面前节节败退,苦不堪言。 预计在今年8月1日,《中国摩托车行业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将会签署,它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 不过,一些人士对联盟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表示担 心。 联盟 中国摩托车行业正在密谋就保护知识产权结成联盟,以应对跨国公司构建的“知识产权壁垒”。 据可靠人士透露,结盟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摩托车行业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已经草拟好,目前正在征求各摩托车企业的意见。 预计在今年8月1日,这个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第一个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将会签署。 据悉,提议起草该协议的摩托车企业有46家。行业内一些著名的企业———嘉陵、力帆、隆鑫、宗申、建设等都在内。 据重庆力帆集团专利部负责人胡荣珲透露,这46家摩托车企业是在今年3月24日-25日决定起草该协议的。当时,中国汽车行业协会摩托车行业分会(以下简称摩托车协会)召集协会各企业聚首重庆,举行首届中国摩托车行业保护知识产权年会。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所有缔约方都应遵守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外办厂或出口摩托车的,应遵守所在国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同时,缔约方愿意将已解决的纠纷案例在协议签署方内公开,并在协议签署方内公开非缔约方侵害缔约方知识产权的信息;凡有非缔约方侵害缔约方知识产权的,其他缔约方愿意给予受侵害的缔约方以技术、信息援助,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料、技术、专家、有关的经验等。 有关专家指出,该协议签署后,中国摩托车行业将建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行规。这表明,中国摩托车行业面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已不得不集中全行业的力量来应对。 “专利壁垒” 缔结此联盟可谓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据了解,自2001年开始,中国摩托车行业麻烦不断。业内不少人士对日本雅马哈状告天津港田案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雅马哈)以商标侵权为由,将天津港田集团等5家公司推上了被告席。这个案件曾被称为中国加入WTO后最大的一起知识产权案。 无独有偶。早在2001年10月,雅马哈就向国家工商总局状告浙江两家企业以雅马哈的名义在中国各媒体做宣传广告,并且其生产的摩托车上也标注了雅马哈的商标。后来,国家工商局裁定这2家企业违反《商标法》及公平竞争的原则。 近两年来,重庆不少摩托车企业也不断接到日本本田、雅马哈等发来的“郑重来函”,称其产品假冒日方的商标或仿制了其外观设计等。 日本摩托车企业如本田、川崎重工等甚至还派了联合代表团来华“打假”。他们拜会有关政府部门,还递交了大量的指控侵权的材料。 这些频繁发生的事件令中国摩托车企业头痛不已。由于中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国外企业相比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薄弱,往往通过仿制国外的产品打市场。而仿制则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我国摩托车年产量已达到1000多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摩托车大国。但中国却不是摩托车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摩托车在知识产权上太薄弱了。摩托车协会理事长、中国轻骑董事长张家岭曾经说过,“缺少自主专利,是许多制造企业最痛的七寸。” 入世后,以本田、铃木、雅马哈等为代表的日本摩托车企业构筑“知识产权壁垒”,加强攻势,并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明显效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国际市场通行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面前节节败退,苦不堪言。 据了解,“知识产权壁垒”已经对我国不少企业形成了包围态势。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0年度统计报告》显示,国外企业累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逾17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2%。与国外大公司的战略性专利“圈地”相比,国内一些企业的弱势已经十分明显。除非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跨过这一技术层次,从更高、更新的层面去寻找和开拓技术上的“新大陆”,否则,很多国内企业就只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自己的技术创新。 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把知识产权壁垒称为“软绳套猛虎”。他举例,现在力帆集团专利拥有量为200多项,在同行业名列前茅,但与国际上大公司相比少得可怜。日本本田至少有1万项专利。去年力帆投入上千万元研发的一款新车,投放到越南市场后很受欢迎,马上就收到了6000辆的订单,但由于个别配件与雅马哈在越南申请的专利相仿,力帆最后只好忍痛割爱。 有关专家估计,知识产权问题是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一场场“专利遭遇战”将接踵而至。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认为,企业必须携起手来,大力发展战略联盟。如今,国际上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是大的趋势,而国内许多行业只注重竞争,缺少合作。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民宪说,“摩托车企业结盟,表明他们在国外企业的专利壁垒前多次碰壁后,已开始觉醒。” 新整合 率先在摩托车行业实行联盟的,是占国内摩企半壁江山的重庆摩企。 2002年9月27日,中国摩托车行业老大嘉陵集团与隆鑫集团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意向书》。根据该协议,嘉陵与隆鑫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合作:首先,在摩托车通用零部件技术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效率,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次,在摩托车专利技术上形成有效的“互认”机制,实现专利技术有条件的相互许可使用;第三,共同发挥配套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配套资源在产品开发上的竞争能力,增强其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第四,形成知识产权的“共保”机制,建立定期的沟通制度,并就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事宜采取统一的协调对策;此外,双方将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加强合作、不断创新,最终形成开放的平台。 嘉陵集团总裁何世斌说,“嘉陵与隆鑫开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是中国摩托车企业在新形势下探索合作新模式的有益尝试,有益于摩托车行业的整合与重组。” 隆鑫集团总裁涂建华也表示,双方的合作,说明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强势整合已在知识产权等高层次展开,中国摩托车企业应对WTO后的国际竞争态势已更加主动、自觉。 此前一个月,重庆另外2家摩托车企业展开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另一项合作。去年10月,力帆集团和宗申集团联手进行维护专利权的行动。这场联合打假最终以协商解决的方式收场,侵权企业向力帆、宗申各支付了100万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 也许是联手打假尝到了“甜头”,力帆、宗申开始酝酿起更广泛的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联盟。重庆另一家摩托车企业建设集团也参与进来。 据力帆集团副总裁蓝策透露,3家摩托车企业将就知识产权合作达成一项协议———《关于建立知识产权联盟的协议书》。该协议书的主要内容为:其一,为了及时掌握合作成员以及整个行业技术研发动态,避免重复研发,三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信息交流机制,每个季度举行一次知识产权交流会,相互通报各自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以及包括检索成果在内的其他相关信息。三方将主要通报各自已申报专利的各项技术成果并向有兴趣的合作方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随着三方内部保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通报的范围将逐步扩大到技术开发的阶段成果。 其二,为了使各自专利技术资源和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创造经济效益,三方同意建立专利共享机制。专利使用方需向专利提供方支付一定的专利开发成本。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专利的提供方将向专利的使用方出具专利使用授权书,专利使用方非经提供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泄露专利的具体内容。 其三,联盟的三方在受让内部任何一家的专利成果时,均可享受到一定的优惠,同时在遭到侵权时,还可向其他两方提出要求帮助维权的请求。 宗申集团副总裁李耀称,三方合作的前提是企业的实力相差不大,专利拥有数量也大致相当。3家各自拥有的专利技术均在200项左右,结盟后,专利权如果完全共享,就相当于各自有了600多项专利技术。这个放大效应无疑会大大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 建设集团技术中心造型室主任文元东说,三方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将有利于避免重复研发,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协议将在两个月内正式签署。目前三方已开始执行协议上的相关条款。在几项专利上,力帆和宗申已经有了共同拥有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摩托车工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竞争、合作,联盟、整合已经成为摩托车行业新一轮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五大摩托车企业就保护知识产权达成合作意向,是中国摩托车企业在新形势下探索企业间合作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十部委整顿摩托车行业的精神,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强强携手共同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它传达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中国摩托车行业强势整合已在知识产权等高层次展开,其应对入世后的竞争态势已更加主动、自觉和理性。 不过,一些人士对联盟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表示担心。首先,专利技术共享能否做到值得怀疑。联盟企业中,一方授权另一方使用一项或多项专利技术,但是因为使用方的人才跳槽,造成一项或几项技术泄密,责任该谁负责。其二,一项专利技术的开发成本该如何计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专利提供方和使用方可能很难就其开发成本达成一致意见,造成联盟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重庆摩托车五大巨头结成的知识产权联盟能够维系多久,能否突破国外企业制造的知识产权壁垒,“很难说”。
|
我来补充两句 |
相关文章 | |
|
相关分类信息 | |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