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坛悟语:北京车展应专设品牌历史“展馆” |
作者:[ verycar.com谢卫列 ]
来源:[
SOHU汽车
]
|
|
与国外116年的汽车文化的历史相比,作为全球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汽车市场——中国汽车的文化显然有着半个世纪以上的时空差距,尤其是对在品牌文化的认知上,走进国展的大多数男观众是带有有对香车靓妹的“猎艳”心态、女观众则是带着对异国情调的生活“艳美”心理走进展馆的,这是许多人不敢正视的消费潜意识,其实这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使北京是全国拥有高等学历的居民构成比例最高的城市(约占全市人口的11%),但与欧美日的汽车展会的观众相对比,泱泱50万北京车展观众素养,显然有着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化。在相当多的观众心目中,看车展就是看“展车+模特”,他们没有对品牌、对品牌文化与历史产生求解的需求,在走出喧嚣与混沌的展馆时,他们只是对手中的纸袋多少感到阿Q、阿R式的自我精神胜利法,他们眉飞色舞谈及的概念车和新车,其实早在一年前欧美日观众就提前享用了,而他们却以为在与世界同步,如此众多的车展美女秀展示评比,这些在成熟的欧美日车展上,是根本看不到的怪现状,浮躁的大国寡民猎奇、偷窥心理,饰以时尚的小资情调包裹糖衣,构成了车展的“繁华”。
其实中国会展经营业态中,尤其是车展行当里,“缺钙”最多的地方就是把握其中的品牌文化理念,包括观众的欣赏趣味与品味,这就是需要“补钙”,我希望下届北京国际车展上能专设一个临时性的世界,乃至中国的主流品牌的历史展馆,把世界的第一辆汽车(模型)、第一辆摩托车请来,让人类关于从畜力到动力的行走革命过程,也能完整展现在中国观众的面前,让中国观众从汽车文化的源头了解起,这种对人类关于“行”的演化历史的回顾正是中国广大潜在汽车消费者所缺乏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预热启动的今天,在家庭轿车的元年里,不应当在这方面仍只保持感性的欣赏,而应在理性的学习中升华。
当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举办时,我希望有远见的厂家能与展会组织者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才是北京国际车展面向未来的社会意义和定位取向之一。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