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搜狗拼音输入法  搜狗音乐大本营
20年中国轿车故事
 [引言]在中国汽车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轿车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之初,出于意识形态的偏颇,长期把轿车,尤其是私人轿车消费,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的象征加以限制直至根除。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近十年的1987年夏天,中央政治局终于决策发展中国轿车工业。到2007年,作为一个独立产业,中国汽车业建立整整20年。[详细]
□ 引进合资,逼出一个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今天的年轻人不会理解,当时中国的轿车根本没有消费概念。解放前的上海,曾经是“万国轿车博览会”,是轿车保有量最大的远东城市。而私人轿车从50年代起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却被彻底消灭。即使官车,也严格按等级配给。按国家有关规定,1984年以前,县团级干部也只能乘用国产吉普车。由于闭门造车,批量小,上海牌轿车始终达不到当初模仿车型的技术水平;80年代中期,出于质量原因,由政治局决定,红旗高级轿车下马停产。……[详细]

 1987年夏天,受国务院委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相关部门、国内大汽车集团在湖北十堰召开轿车研讨会。研讨会还邀请一些跨国公司用讲了就走的方式,对中国发展轿车业的时机、战略、市场、未来预测提出报告。会议争论热烈,但是形成的最终共识是向中央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的轿车工业……[详细]

 当时中国汽车人是抱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投入轿车创业的。最早主持轿车项目引进合资的,是原机械部长,有“中国汽车奠基人”之称的饶斌。他不但是一汽第一任厂长,也是1958年受命于中央自主开发红旗轿车的主持人。改革开放之初,面对中国汽车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几乎半个世纪的差距,他实事求是地提出,搞轿车,我们还是“小学生”,要引进当代先进水平,边干边学。合资的初衷,就是要千难万难地逼出一个世界公认的高水平。……[详细]

□ 全球化、家庭车:新世纪两大托举力

 大潮一,是中国入世迎来的全球化冲击。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WTO,全球汽车市场成熟的观念、规则、流程、资本急风暴雨般冲刷着中国汽车业深重的计划经济烙印。可喜的是,涅槃中的中国汽车业逐步适应并融入全球化市场,开始成为这一平台上最活跃的角逐者……[详细]

 大潮二,是中国百姓获得享受汽车文明的权力带来的市场暴发性增长。从世界看,轿车成为20世纪标志性人文景观的最大契机,是轿车从少数富人的奢侈品转变为大众的出行工具。从2002年开始,“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方针首次写进党中央的决议,历时近50年的官车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被压抑多年的千百万人民的需求急剧释放,表现出一种势如破竹的市场原动力……[详细]

 由于两大托举力的共同作用,曾让诸多专家关于中国汽车“全军覆没”的预言成为泡影。国产轿车产销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最高的年份超过50%。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将接近700万辆;轿车有望达到470万辆,几乎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00倍。中国的汽车市场连续三年进入世界前三甲。尽管入世谈判对中国汽车的5年缓冲期已经届满,关税已经降到位,国产车反而占据到中国轿车市场95%的份额 …… [详细]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即使眼下没有买车的,甚至根本不会买车的中国人也是汽车业飞速发展的受益者。近年来,中国汽车业每年创造的总产值在5000亿元以上,在制造业中遥遥领先。国家从汽车业获得的税收也以千亿元计。政府对于社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扶贫的巨额投资,很大部分来源于汽车业。过去贫困的北京远郊山区的农民,因为私家车节假日下乡旅游而发了大财。在每年平均8%的经济增长中,汽车及波及产业的贡献度高达1.6个百分点。汽车及相关产业还提供着中国十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详细]

□ 自主品牌的两个真相

 中国轿车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的尝试,始于90年代后期的一批民营或体制外的企业:华晨、奇瑞、吉利等。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艰难和无奈,恰恰来自一些主管政府部门的轻蔑和冷漠。为了获得生产轿车的准生证,他们费尽心机,坚韧不拔,公关和借壳的费用往往数以亿计!世纪之交,奇瑞轿车停满了厂区,有关部门还专门行文全国不得销售;华晨金杯为了中华轿车申请国家目录的上报资格,花10亿元买下国家几乎无偿划拨给某大集团在金杯集团的控股权;当时中国尚未入世,自主品牌本来可以有相对宽松的空间。但是横刀立马者,丝毫不为所动。直到跨国公司悉数放行,这些自主品牌才陆续获得生存权……[详细]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的国际品牌将成为中国汽车业驶向全球化的两个轮子。汽车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曾有人质问,为什么中国不能学当年的日本、韩国,一步跨上自主品牌主导国内市场之路?答案是,那样的时机中国也曾有过,可惜被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耽误了。过了那个节点,在汽车市场全球化到来之际,把中国汽车和全球汽车割裂开来,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一向仰慕的国产车一统天下的韩国,其实从官员到百姓,今天却很羡慕中国人可以有多种全球名牌的选择…… [详细]

 

□ 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时间窗口”转瞬即逝

 我很喜欢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一个颇具中国哲理的发展理念:顺势而为。中国汽车业今天要面对全球化的大潮,融合,互补,容纳百川,作市场风云中的“弄潮儿”,从而赢得快速成长的营养与空间。中国汽车业的全球化中地位的逐步提升,将获得更大话语权,调动全球资源,主导规划产品,参与全球轿车平台的开发不再是天方夜谭……[详细]

 汽车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一个样板。全球汽车业每年的产量高达5000万辆。1 0个汽车大集团,几乎名列世界500强中的前50位的行列。汽车业从资产、品牌、产地、市场、产品开发、零部件供应都实现了全球化。几乎所有汽车大公司,都是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旗下拥有众多著名品牌…… [详细]

 今天中国的汽车企业,如上汽集团,已经开始在更高的资本层面走向世界,近年来先后参股韩国大宇,入主韩国双龙,收购英国罗孚的技术;在自主开发方面形成上海、英国、韩国三个国际研发队伍的互补。此外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海外建厂,输出技术,组织CKD生产,也好戏连台…… [详细]

本文作者
●新华社高级记者 李安定
作者简介
2006:中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元年

● 李安定,高级记者,新华社国内部专职编委。
   80年代初起,他亲历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决策过程和重大事件。其严谨的报道描绘出中国汽车工业在困境中开放和奋起的轨迹。早在1989年,他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并在其后十多年来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独立见解的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应邀考察过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厂家。著有《千手千眼--中国变革台前幕后》、《家庭轿车诱惑中国》,成为拥有广泛读者的畅销书。

相关专题
中国汽车业发展报告
中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元年
2006:中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元年
2006:中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元年
2006:中国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元年
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道路、方向与挑战
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道路、方向与挑战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