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中国汽车市场遥遥领先的两家跨国公司——通用汽车和大众集团先后公布了各自在中国的业绩,再一次引起业界热议。
通用汽车1月8日宣称,2006年在中国市场的产销总量达876747辆,比2005年增长31.8%,继续稳固了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领导地位。
对攻
对于两家巨头的论定,销售数据只是一方面。在更深的层次,通用与大众其实在中国市场已形成了多元对攻之势。
从所处的领域来看,通用汽车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在轿车和微型车两条线“作战”,并取得不错战绩。自2005年起,上海通用就取代上海大众成为了中国轿车行业的老大。2006年,上海通用销售413367辆,同比增长27%,继续保持了领先地位。
2006年,上汽通用五菱销售460155辆,同比增长36.5%,成功超越微型车昔日霸主长安集团,在微型车领域确立了“龙头”地位。
而大众汽车则20多年如一日,始终专注于轿车领域,至今固守着国产轿车15%以上的份额。2006年,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分别销售35万辆以上,位列轿车行业第二、三名。
因此,如果说通用汽车是靠上述两个“单打冠军”,最终赢得“团体冠军”;那么大众集团就是靠单一的乘用车份额拿到了“双打”冠军头衔。
从企业布局上说,通用汽车在华的合资企业呈一条线状,并且“战线”拉得比较长:从东北(沈阳),到华东(烟台、青岛、上海),再到华南(柳州);而大众在华合资企业依然主要集中在两个点(上海和长春)上。
在生产能力上,通用与大众则难分伯仲。大众汽车对外的口径是: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每家产能约45万辆,两家之和为90万辆。实际上,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能已超过100万辆。
通用汽车虽然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产能没有明确的说法,但2006年总产销量约88万辆,表明其总的产能也在100万辆以上。
隐忧
过往业绩尽管出彩,两家巨头在中国市场也还存在不少有待突破的空间。
通用汽车“上攻”乏力。以往,通用汽车在中国主攻中高级轿车及以下市场,车型从君威,到凯越,再到乐风( 报价; 图片)、乐骋( 报价; 图片)、赛欧及Spark。现在,无论是其来自北美的豪华车凯迪拉克,还是来自欧洲的萨博,都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预期,更无法与传统的竞争对手进行博弈。
同时,考虑到成本控制等因素,通用汽车导入中国的车型大多源于其旗下的韩国大宇品牌,在口碑上受到一定影响,今后应适当引入在欧洲有不俗表现的欧宝系列车型。
相对于此,大众汽车则“下行”无门。其之所以在总量上不及通用汽车,关键在于没有低端车型。除了POLO外,大众的其他车型都在中级轿车以上,发动机排量从1.6升~2.8升的大众品牌,一直到1.8T~4.2升的奥迪品牌,从而丢了很大一部分大众消费者。
此外,大众汽车的老款车型捷达、桑塔纳依然继续支撑着其在华全部销量的40%以上。今后怎样把新车卖得更好,是大众的燃眉之急。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