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华轿车在北京隆重上市。
对于华晨来说,这几乎又是一个里程碑。2000年12月16日,中华轿车下线,那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华晨经过3年的潜心用功,用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向中国轿车产业递交了一份要求入围的申请。而这一次,他们进入了自己的跑道。
对于国内主流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下线与上市要简单得多,有时就是同时做的一件事,但对于华晨,这中间却隔着千山万水,至少是一段跨越一年半的躇跎岁月。更为糟糕的是,与焦灼的等待相伴的还有公众视线的转移、产权迷宫的曝光以及高层人事的巨变。好不容易聚集的眼球不是在寻找产品,而是专注于所谓的华晨迷局,又在迷局中迷失。接着便产生了问题——华晨造车有戏吗?
严格地说,是一个人和一辆车引出了中国汽车史上的一段梦魇,没有仰融就没有中华轿车,没有中华轿车就没有华晨的鹊起,当然就没有之后围绕华晨的媒体喧嚣,没有针对华晨产权的越揭越秘,没有仰融江湖豪杰般的时隐时现和起落变故。
今年5月28日,中华轿车上目录,6月19日,仰融被解职,不到两个月之后,中华轿车正式上市,这一系列看似有些逻辑混乱的事件终于把中华从迷茫的泥潭中拯救了出来,事情从此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中华轿车的上市将结束媒体的猜测与杜撰,让一些展示追踪刺探功夫、推理想像能力的文字丧失活力,更重要的是,华晨由此清晰起来,真实起来。
所谓清晰,是相对于模糊与混沌,长时间以来与华晨如影随形的是关于仰融背景的模糊、华晨产权的模糊、主管部门态度的模糊、公众信心的模糊以及媒体炒作的混沌局面,这诸多的问题现在廓清了。事态的进展已明确无误地表明了主管部门的态度,同时也昭示出政府的意志以及强有力的行动。明眼人可以看出,对于华晨,产权已不再是问题。
所谓真实,是相对于空白。在一年半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华晨在中国汽车产业圈中被空缺了,现实与内心的空白并存。尤其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华晨被当作一种概念炒来炒去,华晨之为华晨,仿佛并不是因为它是一家有十来年造车历史,立志要造出适应中国消费水平轿车的制造商,不是因为它已经造出了自主知识产权在手、性价比极优的中华轿车,它的全部兴奋点只在于:产权迷雾、金融绝技、仰融传奇。现在,一段空白伴随一个朦胧的影子同时退去,一台真真切切的轿车摆到人们面前。
最近,华晨汽车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说,我们不想成为中国汽车的叛逆者,更不想成为中国汽车的一个另类。言外之意,华晨的本分还是要与主流汽车企业一样,踏踏实实造汽车。
既然华晨是造车的,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车吧,制造和营销服务水平如何?市场反映怎么样?恐怕这才是最清楚不过的问题,这才是更实际的判断。
中华的上市,应该让被复杂化的简单回归,让游走迷失的舆论回到现实的基点。
苏强,1966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金融专业硕士。曾任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行政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