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700家左右的出口企业,不但是为了整治混乱的出口秩序,也有利于政府调整汽车业结构。
2007年伊始,中国汽车业最引人瞩目的事,莫过于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重拳整治汽车出口秩序。
政策出台后,备受关注的当然是会有多少家车企、出口企业被拒之门外。
“砍掉700家左右的出口企业,不但是为了整治混乱的出口秩序,也有利于政府调整汽车业结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新年伊始,几乎就在发改委、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出口许可证制度的同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其中主旨就是今年将开始以调整产能过剩为契机,重点进行汽车业结构调整,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出口应借鉴国外立足长远
以许可证制度,对整车产品、出口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这样就从生产车企到出口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和往常许多宏观政策相比,体现了政府极力遏制出口混乱局面的决心。
“汽车出口收缩很有必要,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出口规划,对国际法规不熟悉,代理制度不完善,渠道太多没有合理规划,都是小打小闹,‘一锤子’买卖,出了质量、服务问题没人负责,这对中国汽车业整体影响是很大的。”汽车资深专家陈光祖告诉本报记者。
新法规对于一些能沉下心来,具有长远出口规划与服务、品牌建设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我们非常渴望剔除恶性竞争者,规范出口秩序,因为一些企业的零星出口行为和恶性竞争对整个中国汽车的形象影响很大,‘中国制造’的低端、低质形象还在加剧。”福田汽车负责海外战略的副总经理周亮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汽车出口每年都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34万辆。即使是这样的增长,还和日、韩的出口差距很大,国家虽然大力倡导汽车出口,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亮认为。
周亮向记者描述了造成目前出口乱象的原因:多数企业(主要是小企业)由于在国内经营不善,销售不力,乘着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的空隙,把低档次、低价值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几乎80%的车企都是向贸易公司(或出口经营企业)买断出口就完事,一切后续的质量或服务问题都不管,贸易公司、代理商由于经营多家品牌,根本无力进行售后及品牌维护。
那么,未来如何规划出口?专家和厂商建议,出口要有明确规划,立足长远,借鉴日、韩等汽车发达国家经验。
“像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的车企要想出口到一个国家,必先在这个国家开试验工厂,把服务站和配件店建好了,试验通过了,才能批量出口。”陈光祖向记者介绍发达国家出口经验。
“首先质量要过关,服务必须建立配套,另外侵犯知识产权的车不应出口,出去也是打架。”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表示。
“必须要有规划,要了解人家安全、排放法规,先把服务、配件工作准备到位,才能做好海外市场。”周亮认为。
实际上,中国的车企不是不知道在国外做大品牌、做好服务的重要性,关键是目前国内车企整体层次悬殊太大,众多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而不得不铤而走险。那么,要想自强,中国汽车业整合做大的步伐必须加快。
有意促进行业结构调整
虽然商务部曾表态,“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最低门槛”,然而超过七成的出口企业被砍,这足以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但是,这个政策实质上存在着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从这些低质的出口企业开刀,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扭转备受热议的产能过剩问题。
从被削减掉的700多家出口企业来看,这个数字里边虽然包括了很多的出口经营企业,但是对于许多靠零星出口的整车厂商,其命运可想而知。
“这些厂家要么处于国内经惨淡营的境地,要么靠出口几款车过日子;要么就是规模不大,兼顾国内和出口两头,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长远规划的企业。”陈光祖表示。“这些自主品牌企业必须慢慢变大,要不就没有必要去搞,要么就接受兼并重组的命运。”
“这是大势所趋,行业结构调整肯定要加快,这是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要形成规模大的有实力的公司,这样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实力才能提升,出口才有长远规划。”对于出口受到遏制、在国内经营困难的企业是否会成为兼并调整的对象,周亮这样表示。
目前,国内汽车产能过剩问题虽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政府的压力很大。中国汽车业虽然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然而整体散乱的局面无法发挥规模优势,有效产能不足,闲置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产能调整势在必行。
2006年12月底,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其中主要意见就是,在支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汽车企业联合重组。
“实际上,这个《通知》精神就是,政府借调整产能过剩的机会,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业内人士认为。
那么,几乎在《通知》出台的同时,五部委联合整治出口秩序,大幅削减出口企业,促使出口企业洗牌,也实际上拉开了今年汽车业宏观调控的大幕——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显然,从散乱的出口车企开刀,既能净化出口秩序,又能推进产业整合,此举明显具有一石双鸟之功效。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