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2006年度中国客车业十大新闻点评
4月10日发改委发布《客车整车企业生产资格要求》征求意见稿
新闻点评:
作为政府建立客车行业准入制度的第一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给客车业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在生产能力、规模,以及设计开发能力等6方面设立的“关卡”也引发了客车业将因此洗牌的联想。
| |
9月2日厦门金龙成就中国客车业第一个"十万"
新闻点评:
一个数字见证了一家企业的成长,一个数字也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兴旺。金龙人的宏伟抱负体现在庆典现场江世煌的结语:“波音是飞机的代名词,金龙要成为客车的代名词。”
10月19日尼奥普兰起诉中大客车抄袭外观 中大客车严正否认
新闻点评:
这是近三年来客车业的首件外观侵权案件,尼奥普兰此举搬出欧盟站台似乎意在给政府施压,而中大给出的解释是,中大在欧洲市场的进攻给尼奥普兰带来了实质的威胁。
8月18日宇通获得汽车业首张“出口免验”证书
新闻点评:
这是一面旗帜,代表的意义在于商用车领域的客车龙头企业站在了汽车行业出口的前沿;这是一份期望,在客车企业国际化的征途上,不再重蹈类似摩托车出口的覆辙。
8月1日起缺陷汽车召回范围扩大到9座以上客车
新闻点评:
召回被认为是企业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召回制度刚刚在国内实行时,就有企业立刻宣布召回某些车型。如今客车也被纳入了召回范围,我们期待着国内客车企业的“第一召” 。
10月10日苏州金龙500辆海格客车出口卡塔尔准备服务亚运会
新闻点评:
借力亚运会,中国客车在扭转“低价低质”形象的路上,开辟了一个绝佳的途径。海格的这次批量出口,除了生意上的意义,更是对中国客车海外整体形象带来了提升。
4月10日中通自主开发的电动客车下线
新闻点评:
作为电动客车领域“官 产 学 研”四维一体合作成果,中通电动客车的下线被看作是这种合作模式的一个范本。10月中通电动客车开始在济南等地试用也是对中通电动客车的一份肯定。
5月29日安凯交付乌市首批600辆客车 创国内CNG客车单笔最大交易
新闻点评:
凭借全承载技术优势在高档长途客车市场叱诧风云的的安凯今年在公交领域也表现出了强盛的势头。乌市珍宝巴士一次采购800辆安凯CNG客车也创下了国内单笔最大的CNG客车采购记录。
7月17日客车底盘生产资格硬性标准出台
新闻点评:
在审批框架下被认为是稀缺资源的底盘生产权在标准出台后被解读成为了有限度的开放。这对客车企业是一件好事,对客车底盘企业而言,无疑是在不太景气的环境下再雪上加霜。
12月5日金华青年发布中国最长客车25米三铰接客车
新闻点评:
凭借豪华公路客车起家的金华青年汽车公司在今年借助BRT的东风大举进入公交客车市场。尝到甜头之后,凭借超前的意识,首次生产了25米三段铰接客车,在争夺BRT市场上,又占了先机。
[上一页][1][2][3] |
(责任编辑: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