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讲,人早年过度缺乏什么,以后往往便会对什么表现出极端痴迷。例如葛朗台之类守财奴,据说就因为幼年受过穷挨了饿。
绕这么一圈是想为国人对新车的异常执着做个情理化的解释。或许正是对于“老三样”时代车型单一过时的回忆太过深刻,入关几年来,消费者也好,媒体也好,对引入新车这一问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新车新闻总能承包各汽车媒体的头条;街头巷尾谈论的汽车类话题总是新车;只要有新车露面,开始也总能拉到一大拨订车者的“捧场”。
| |
按全球惯例,厂家一个地区通常一年半左右推出一款全新车型,一款车正常市场寿命有8年甚至更长,而放在今天国内车市,如果厂家半年没新车消息放出就可能招来骂声,新车型上市不到两年便会有换代的市场呼声。汽车厂家为迎合市场,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出新车上,有实力的可以不断拿海外琳琅满目的产品想办法,实力不够技术不强的,只得在外形配置上改改,做点表面文章。如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汽车企业不愿再花更多精力在已有产品的完善和技术的研发改进上,从市场角度,由于车型改款更替过快,难以形成大的产量规模,这成为降低车价和售后成本的障碍。
其实在欧美汽车成熟国家,老车型热卖数年,销量动辄上百万,大抢新车风头的情况并不算少见,而在中国,假如新车变质成市场炒作的噱头,甚至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失衡的心态,就误入歧途了。
(责任编辑:唐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