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平均150台/周到最低60余台/周,这是成都奥拓在2006年的宿命。
2005年6月7日,《晚报汽车》曾经以《假如没有奥拓 成都将会怎样》为题,预言了奥拓在成都的衰落。而奥拓时代,也终于将悄无声息地走出人们的视线。
奥拓
启蒙成都汽车消费观
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成都市总人口为1000万以上,而截止2006年6月,汽车数量为130万辆——相当于每8个人拥有一辆汽车。而按照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奥拓在成都的保有量接近13万辆。
| |
有了奥拓,成都才成为闻名天下的“耍都”。因为奥拓带给成都人的绝不仅仅是点到点的捷径,更是从平淡枯燥到缤纷多彩的生活转变。40%以上的有车一族在3年前就已经热衷自驾游,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奥拓。毕棚沟、海螺沟、米亚罗……奥拓使人们的生活半径无限延长,成都人的另一种幸福生活便从奥拓开始。
有了奥拓,成都才成为“私车第三城”。因为奥拓令成都人最先大规模地接触了汽车,最先领悟到汽车是生产工具这个本质,因此,奥拓对成都人汽车理念的启蒙便显得难能可贵、至关重要。
奥拓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不可磨灭,不能替代。
[1][2][3][下一页] |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