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企业剖析

广本二次创业:付守杰接过自主品牌的枪

  作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试验场,广州本田目前已经从引进技术生产,进入了本土化研发阶段。

  “付守杰到底在忙什么?”一年来,这个让无数媒体感到好奇的问题,就快要揭开谜底了。

  作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试验场,广州本田目前已经从引进技术生产,进入了本土化研发阶段,而计划成立的广州本田研究中心将逐步实现“本土化开发”,其表明广本的自主品牌之路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对于本来产品就不丰富的日本本田来说,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满足两个工厂的新品需求,难度是非常大的。于是,在中国自主开发新车型,也就成为广州本田的股东双方共同的选择。

  也许是对自主开发能力的自信。广州本田中方总经理付守杰在其2007年事业计划发布会上打破沉默,提前为广州本田铺垫舆论,“作为合资企业,也是可以靠自主开发创新,这是我的个人结论!”

  这样的表述从付守杰口中说出来十分罕见。刚刚接手广州本田一年的付守杰,正在逐渐改变过去“只想不说”的低调形象,进攻姿态已经开始变得鲜明。

  根据之前广汽对自主品牌计划的设想:要在5年内通过整合重组,剥离非核心业务,构建完整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广本二次创业

  一个月前,部分地区由于供货不足,再次出现雅阁加价现象,这是雅阁2006年结束持续7年的加价景象后的首次回潮。不过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次是市场的一次例外,没有人相信,这款卖了近8年的战略车型还能长期支撑广州本田的未来。

  在这两年,上海通用的“多样化产品蚕食细分市场”策略正逐步吞噬着其他竞争对手的份额,并有甩开其他厂商的趋势下,更多的人相信,一直靠单一车型吞噬足够市场的广本模式正在面临挑战,如果不及时跟上形势,广州本田的冬天迟早会到来。

  2006年广州本田依靠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等四款产品完成了产销26万辆的任务,2007年的产销目标是31万辆。目前对广州本田较为严肃的一个课题是———广州丰田凯美瑞(凯美瑞新闻,凯美瑞说吧)去年11月份销量已经超过雅阁,凯美瑞抢占的相当一部分是雅阁的市场,而且明年广丰将投产丰田Yaris,这也是一款直接与飞度竞争的车型。

  不过这还只是眼前的课题。如何满足即将投产的增城二工厂的满负荷运转?如何应对本田缺乏新车型补给的问题?这才是广州本田更需要考虑的。

  而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管理层心里都明白,只有自主开发新产品才是最彻底的途径。而这对广州本田和付守杰来说,无疑是一次重新创业。

  早在曾庆洪掌舵时期,广州本田就曾提出过自主品牌的设想,由于当时国家没有倾向性政策,而且广本也正处在高速发展中,资金、管理和技术一切都在磨合中,该计划一直没有实施。曾庆洪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了生产质量和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当时曾庆洪的设想是,广州本田的品牌上去了,以后做自主品牌将顺其自然。

  不过舆论的压力,并不容广州本田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随着2006年入世5年保护期限越来越临近,尤其是2004年前后奇瑞迅速崛起,外部舆论环境对占有最优质资源的合资汽车企业越来越不利———合资公司承担自主研发日益成为一张民意牌。

  广州本田此时也感到了紧迫感。2006年3月9日,曾庆洪做客搜狐网大谈“十一五期间合资企业的责任和使命”;20天后的3月29日,付守杰迎来了上任广州本田后的第一仗———广本第四品牌思迪正式下线。思迪出世,隐约让人感觉到了广州本田来者不善。

  果然,2006年7月10日,广汽集团顺应形势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3个月后,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了和广汽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43亿元政策性贷款随时供广汽支取。

  一个成熟的司机经过最初的1000公里“磨合”后,终于要放开手脚了。

  自主品牌的临界点

  一旦广州本田的自主品牌实施,汽车行业的诸多既定规则将被打破,特别是结束奇瑞、吉利独擎自主品牌大旗的局面,实现外方技术向中方的转移。

  “技术转移”一直是横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堵经济墙。这是中国汽车业迫切希望改变而长期无法改变的现状,即使是上汽、一汽这些中国的顶级企业,他们在面对合资伙伴能够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以至于,上汽不得不曲线收购濒临破产的罗孚双龙,来实现自主品牌的目的。

  国家始终把注入最优质资产的合资企业看作是自主品牌的跳板,但始终没能实现外方技术向中方转移。2006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酝酿发布了1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

  通知指出,新增产能应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明确规定“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

  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合资企业至少要明确新增产能为中外双方合作研发;实际上,这份文件要求“十一五”期间新增产能必须倾向于自主创新产品,这是在逼迫合资企业搞自主研发。

  在政府“新增产能必须向自主创新产品倾斜”的表态下,未来合资企业的关注焦点自然从技术、销售等方面向如何开发自主产品转移,如果广州本田这样的主流合资企业一旦加入进来,中国汽车业也将冲破局部自主(本土品牌搞自主)和全面自主的临界点。

  目前全球的动向是,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生存,没有这种能力的企业淘汰。全球都非常关心中国厂家如何克服这个问题。

  本田的考量

  在广州本田自主研发的过程中,本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2006年9月,广州本田增城工厂落成,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福井威夫亲临现场,以往福井很少出席类似场合。足见本田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广州本田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业绩。2005年本田在中国销售量为26万辆,比2004年上升了19%,增幅位列当年全球各大市场之首。福井明白,本田要长期扎根中国,必须全面调动广汽的积极性。

  本田的这种经营战略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从自己的竞争处境和综合实力出发的。众所周知,本田是一个产品线并不长的汽车企业,近年来一直依靠屈指可数的几款车,维系跟丰田等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

  所以本田目前在全球各地从事事业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在有需求的地方从事生产。这一原则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一个地区从事整车的生产,而是要从零部件的本地化研发和生产开始,也就是说产品的国产化率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全球来说,美国本田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最大,由于这方面做得出色,美国本田也开始在美国当地进行产品的研发。

  必须全面调动合资伙伴和遍布全球的制造厂的积极性,本田才能继续维护自己现有的份额。“从这个趋势看,随着广州本田国产化率的提高和本地零部件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本田的美国原则,如果广州本田有自主开发的意愿,本田必然要大力地支持。”福井曾公开表态正是基于这个经营思路,2004年4月1日,广州本田欢送首任总经理门胁轰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即将离任的门胁给当时设想搞自主研发的广州本田,丢下一句话,“广州本田问世不到6年,工作重点应该是推进国产化以及进行技术测试等。”

  当时24万辆生产线的改造已经完成,门胁认为这样的规模,广州本田可以开始尝试实现自主开发的目标了。

  广本方程式

  一位广州本田经销商对这样的一个场景至今记忆犹新:2003年门胁轰二来自己的4S店考察,临走前一一跟包括清洁工在内的所有员工握手,并表示“感谢他们对本田品牌做出的贡献”。

  这是广州本田企业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公司会议上,中日双方的意见可以完全相反,但一出会议室意见必须一致。后来接任者也都秉承了这一“务实、合作”的作风。

  广州本田厂区里,有国内汽车企业里最大的活动中心,各种文体和比赛活动不断。企业文化的活力被激发出来后,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是,广州本田的员工收入并不高,但是人员流动率始终很低;这种文化体现在销售环节,就是跟经销商利益均占,提高他们的品牌忠诚度。

  广州本田是国内第一个实行4S品牌专营店模式的品牌,1997年要一个经销商投资上千万资金建店,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行,所以广州本田经销商的整体实力和素质一直是行业公认最高的。

  由于之前一直坚持不降价原则,广州本田给外界留下了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品牌形象。虽然日后4S模式在中国开始风行,许多品牌的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本田,但是广州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维护和店面管理,至今仍是许多竞争对手学习的榜样。

  有人说,在自主汽车品牌除了荣威(荣威新闻,荣威说吧)外,基本都守着15万元以下中低端市场的形势下,广州本田具备的软实力,如果能为合资自主品牌进入更高一级的市场提供一个标准,将直接左右中国自主品牌未来的竞争空间。

(责任编辑:常亚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月度星车

名车汇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