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
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要不要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争论就未停息过。可惜的是,在“用市场换技术”的观念影响下,一场持续20年之久的合资浪潮强烈激荡着中国汽车界。
国内主流汽车的边缘化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靠合资成就不了中国的汽车制造强国梦。从世界范围看,迄今为止,靠合资发展起来的汽车生产大国,如上世纪80年代的巴西和西班牙,其自主开发能力都一直很弱,基本上没有自己叫得响的国际品牌,整个产业被跨国汽车公司所控制和分割,始终不能形成独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汽车工业。
因为汽车工业是一种战略产业。它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又可以带动高精尖材料、工艺等代表一国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研发。所以,像真正先进的发动机、底盘等关键技术是无法引进来的,必须自主研发。对我们来说,这原本是个简单的道理,也不是我们的技术不行,但是,在“土地换技术”和“市场换技术”主导汽车界开放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和地方政府靠“拿来主义”,通过市场和技术的互补,实现了产能扩张而获得高额利润;可同时也使企业放弃几代人的卧薪尝胆,使自主开发从“不能”走向“不为”,进而走向本不愿走的依附式道路,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庞大装配基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今天的中国汽车不缺技术,不缺金钱,更不缺市场,缺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民族精神,一种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如果中国汽车继续丧失起码的进取心,丧失自主创新的勇气和精神,甘于躺在外国技术和品牌上“乐不思蜀”,坐收地租,那么,可以断言,中国汽车将永远跨不出国门。
令国人欣慰的是,在国内几大汽车巨头自主研发无所作为的时候,以吉利为代表的一批汽车后来者却异军突起,它们抗起了民族汽车产业和自主创新的大旗。吉利1997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后,尽管很少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更没有合资企业在金融和财税方面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还得顶着同行的“奚落”、“嘲笑”甚至“打压”,但吉利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相反,短短8年时间里,取得了快速而长足的进步,在车型和关键部件开发上不断获得新的成绩,并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市场:2004年,吉利汽车出口4846辆,名列中国轿车出口第一名;2005年,吉利出口轿车近7000辆,出口国扩展到30多个国家;2006年前后,吉利进军欧美的脚步明显加快,吉利汽车分别在德国法兰克福和北美亮相;2006年11月,“吉利欧美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式列入集团日程。
可以自豪地说,吉利虽然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进入汽车工业的,但是,吉利的进步已经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足以傲视三大汽车巨头的贡献。首先,吉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合资浪潮”之后投身自主创新的先行者之一,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不仅在汽车领域树立起一面自主创新的旗帜,而且也使人们有理由对中国轿车工业以合资为主导的发展路径进行反思与矫正。其次,中国的老百姓们拥有了一个“旗帜鲜明”的服务本土市场,针对本国消费者需求特征开发汽车的企业,扭转了合资时代以“官车”、“商务用车”为主的传统,使普通百姓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现实;第三,从研发到生产到车间管理,吉利为中国多年来积累的汽车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与抱负的机会,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总之,以合资企业为主导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没有培育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相反,却是以吉利为代表的民族汽车企业初步走向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吉利的实践表明,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像小学生学描红、练造句、写短文一样刻苦锻炼基本功,只有先简单、后复杂,先学走路、后学跑步,才能掌握汽车技术的“话语权”和创新的主动权。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吉利等企业能够历尽艰辛生存并成长起来,并不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必然结果,而是在现行政策挤压下的“幸存者”。这也说明,一个执著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一个致力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企业,一定是像吉利一样具有“灵魂”的企业。正如国家科技部在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中所说,“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这就是吉利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乃至整个企业界的意义。
今天,中国汽车要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开发能力不足—依赖—更不足—更依赖”的双重怪圈,不仅需要各方的共识,更需要像吉利那样去行动。
(作者:余闻 中央党校 原载人民日报大地双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