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优点:形象新锐,底盘功力深厚,装备齐全
缺点:后座空间稍微欠缺
一部7座MPV居然拥有充满攻击性的外形和让人叹为观止的操控表现……也许设计这部车的人想“造反”,但当这样的汽车出现在你面前时,它竟然是那么有吸引力……
又是一次欧洲车型原产地的探访之旅。一如去年7月福特邀请我们到欧洲试驾即将国产的福克斯那样,这次再度来临比利时的罗梅尔(Lommel)试车场,目的是试驾另一款长安福特生产的欧洲车型——S-MAX。
和上次一样,我们参观了生产S-MAX的工厂,采访了负责福特欧洲市场销售的高层,试驾了纯欧洲版的S-MAX。福特的目的不在于让我们彻底测试S-MAX的性能,而是和上次的福克斯一样,旨在让我们感受S-MAX诞生的环境氛围。
何方神圣?
S-MAX是怎样的一款车?初次看到它的外形,也许你也会心生疑惑。它有着单厢式的车身,但前卫的车头、紧凑的尾部却不像一般的MPV。一些装饰感强烈的线条甚至掩饰了真实的尺寸。对看惯了方方正正的MPV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第一次看到S-MAX,一定会觉得它很独特甚至神秘。
其实,S-MAX的来历并不复杂。福特在欧洲有一款中型MPV名叫Galaxy,它采用蒙迪欧的底盘,是一部设计传统、注重功能性的MPV。新一代Galaxy会率先采用福特的新一代C级车平台,但福特看到这类传统的MPV市场正在萎缩,似乎有必要作一些改变。改变是有风险的,于是福特选择了一个稳当的做法:让Galaxy保持原来的路向,同时再另外开发一款变种MPV,以更强的独特性来吸引新的买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S-MAX了。
概括地说,S-MAX就是建立在蒙迪欧(新一代)平台上的一部“变种MPV”。
怎么个变种法?
S-MAX是怎么变种的?单拿它本身并不容易说清楚,但只要你看看新的Galaxy(见附文),再对比一下S-MAX,它的特别之处便一目了然。比起传统的欧洲标准型MPV,S-MAX 的车身更紧凑,轴距和前后悬更短,车顶更低矮,整体设计线条更大胆和年轻。结果就是,它从一部以空间和实用性为诉求的标准7人座MPV,摇身一变成为一部结合形象、驾控及实用于一身的新生代混合车型。
福特的双车型策略是十分明智的,Galaxy负责“稳守”,S-MAX则搞“突击”。哪个策略更为成功?答案是后者。新Galaxy和S-MAX于去年底同时在欧洲上市后,至今已售出超过5万台,其中S-MAX占去了大部分。这个数字远超出厂方的预期,比利时的Genk工厂目前已在努力提高产量满足需求。
显然福特已经尝到了变阵一搏的甜头。
为何会是S-MAX?
回到长安福特这边来。以MPV的标准来看,Galaxy无疑要比S-MAX更切合实际,在中国这个被公认为最讲求实际的“发展中”市场,为何福特引进国产的不是空间充裕、用途更多的Galaxy,而是空间更小、定位更另类的S-MAX?长安福特销售老总汤得为(David Thomas)先生向我透露,其实厂方对中国市场究竟更需要哪个车型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他们在一两年前就将Galaxy和S-MAX的设计雏形一起拿到中国,和市场上其它多款MPV一起进行了秘密的消费者调研。调研结果有些出乎意料:S-MAX压倒性击败Galaxy。既然自己都拿不定主意,那就相信“民意”吧——于是S-MAX就成了国产的目标。
听了这个调研结果,我想到的问题是:福特找来的调研对象应该都是私人用户吧?但汤得为先生说并不是,他们也有公商务的准买家。也许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口味和眼光已经超出了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的估计,特别是在MPV这种长期一片沉闷的市场,也许许多人都热切期盼着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S-MAX在欧洲市场的成功证实了这个想法,那为何下一个印证的市场不能是中国?
当然,理性分析,S-MAX来到中国后,它的消费群体应该还是以家庭用户为主。毕竟买商务或公务MPV的,谁都想车子越大越好。而家用就不同,车身不一定要大,甚至一定不能太大,但技术要先进,设计要吸引,驾驶要有乐趣,装备要丰富……S-MAX正具备了所有这些特点,因此它很可能成为国内市场中吸引力最强的家用MPV。
最富攻击力的设计
外形设计无疑是S-MAX的一大话题,事实上这也是它诞生的原因之一。S-MAX是福特全新设计语言“Kinetic Design”(动感设计)的第一个示范作品,外形充满着设计的气息,很多原本不应属于MPV的线条和装饰,在S-MAX身上都出现了。最典型的就是前保险杠两侧和前轮拱后方的腮式通风口。这种充满高性能观感的通风口,通常只在跑车或改装车上见到,S-MAX作为MPV也有如此威武的通风口可谓绝无仅有。近看之下,你会发现原来S-MAX的“通风口”原来并不是真的,风口里面只是一块密封的黑色塑料,没有实际的功能。换言之它们的唯一功用就是装饰,而“装饰”的高层次说法就是“设计”,福特将“设计”放在了一个如何高的位置,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S-MAX的设计是出色和成功的。任何亲眼看过它的人都会同意它是部漂亮的汽车。而“漂亮”这个词语却绝少能用来形容MPV。回想国内的MPV市场,即使是造型设计最为突出的广本奥德赛,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说它“漂亮”。但S-MAX给人的漂亮感就如福特的两厢福克斯,那是一种纯正的、感觉毫不另类的欧洲化的漂亮。
对设计师而言,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无须过多地对尺寸、实用、空间等问题进行妥协,可以一心去追求一个好看的外形。我觉得S-MAX就是在这种思想下诞生的作品。为了要有最漂亮的轮廓,S-MAX违反了MPV设计的很多固有准则,尾部短一点没关系,车顶弧形大一点没关系,第三排座位的空间紧张一点也没关系。什么都要兼顾的话,何来独特的形象。你要实用,有Galaxy摆在那儿,S-MAX是给有点非分之想的人。
一流驾驶性能
这个“非分之想”除了设计,更绝的还有驾驶性能。我上次到这个罗梅尔试车场试驾福克斯时,已经深受福特的“感化”,了解到今天的欧洲福特已经成为一个对驾驶性能、操控乐趣有着执迷追求的品牌。S-MAX用的是新一代蒙迪欧的平台,我完全相信这个平台的驾驶性能绝不会差。但作为一部MPV,我们又能对它的驾控表现有什么期望?别太笨重,别太沉闷,别太难开,已经很好了吧?这正是S-MAX让此行所有试车记者都大吃一惊的原因。
在试车场里蜿蜒曲折且起伏不断的道路上,中国记者驾驶的四部S-MAX像过山车一样列着队拐弯抹角,其中第一部车已经紧咬着由厂方工作人员驾驶的领头车蒙迪欧的“屁股”。领头车也因此不得不加快车速,从开始规规矩矩地沿双线车道的右道行走,到后来不得不进行左右切弯,我们的队伍速度也达到了让我必须全神贯注地控制方向、踏板和挡位的程度。我向来不喜欢开不适当的车做不适当的事情——例如用MPV去攻弯;但S-MAX却让我完全忘掉它是一部MPV,它那比一般MPV更低的坐姿,和轿车一样顺手的手动挡杆位置,同类MPV中最为清晰的左右A柱视野,似乎全都是为这种激情驾驶而设的。帖服性一流的悬挂,精准而从容的转向,清脆而坚实的挡位,全都为激烈的驾驶提供着强大可靠的支持。论操控,这根本不像一部MPV,就算和不少轿车相比都技高一筹。
这确实有些让人惊讶,于是我尝试为S-MAX的出色操控寻找理论上的依据。首先,它使用的是下一代蒙迪欧的平台,作为福特新一代的主力顶级轿车,这个平台必定是顶级之作;其次,既然这个平台可以用到Galaxy那样的全尺寸MPV上,说明它底子深厚,当它用在小一码的S-MAX上时,操控潜力便得挖掘出来;最后,S-MAX的尺寸和大众途安、马自达5(也就是普利马在国外的换代车型)相当,但它所用的底盘要比它们高一级(大众途安、马自达5用的是欧洲B级车底盘,而S-MAX用了C级车底盘),所以它的驾控表现也要比一般MPV的标准更高一个层次。
欧洲版基本规格
我们试驾的S-MAX是纯正欧洲当地版本,有两款动力系统:2.0升柴油涡轮增压和2.5升汽油涡轮增压,只有手动变速(自动变速箱在欧洲市场要明年才有)。长安福特的随行人员明确说明,中国版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和欧洲不同,具体是什么却暂不透露。这并不妨碍我们体验纯欧版S-MAX的雅兴。
2.0柴油版是S-MAX在欧洲市场的绝对主力,这个版本动力出色,经济性好,驾驶乐趣与2.5T汽油版不遑多让;而2.5T作为S-MAX车系中的顶级车型,其发动机大有来头——取自高性能跑车Focus ST,爆发力强劲,让S-MAX成为一部拥有认真性能的驾驶机器。无论是柴油还是汽油机,涡轮增压介入得都很早,低转扭力强韧,推动S-MAX畅快地攻弯快跑全无问题。噢,我竟然用能否攻弯来衡量一部MPV动力的好坏,实在对不起,谁叫S-MAX让人忘记了它是MPV呢……
欧版S-MAX的悬挂是一如所料的偏硬设定,但悬挂动作既坚实又敏捷,行走泥泞路面感觉厚实无比。缺点是17寸的扁平轮胎传递着较多的细微震动,引发的路噪也较大。厂方试车员对我说罗梅尔试车场里的道路已经是欧洲所能遇到的最坏的道路情况了,所以S-MAX在实际使用中不会有这些问题。我告诉他,中国的平均道路水平都要比罗梅尔这里的坏路更加坏,于是他不得不向我透露中国版的S-MAX将会采用直径16寸、较厚一点的轮胎,悬挂也会进行适度的软化处理。
恰到好处的车厢
S-MAX的仪表台突破了福特近几年的沉闷风格,将设计感融入到功能性中,倾斜的中控台营造出对驾驶座的包围感,所有按钮都坚持了福特的清晰易用大原则。
前两排的乘坐空间充裕,第三排按车厂说法可以容下180cm高的人,但实际上最好还是留给小童或身材娇小者使用。车厢整体空间比大众途安略大,比广本奥德赛略小。座椅全部采用独立式,每张都可以方便地折叠,无须拆出车外就能完全放平的座椅在欧洲同类车中也是一个突破。
我们试驾的全是顶级配置版本,车厢用料精细,手工严谨,给人的印象甚至达到豪华品牌的程度。中国版能否保持如此高精度的车厢,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成功的开拓者
试完S-MAX,不得不承认它有着非同小可的性格魅力,福特选择引进它而不是Galaxy,实在是明智之举。S-MAX让人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跨领域的优点决定了它不会局限在某个特定的细小市场,买S-MAX的人可能原本并没打算买一部MPV,也可能并不考虑买福特这个品牌,但S-MAX却有能耐将这些“计划外”的买家吸引过来。福特表示,在欧洲市场S-MAX的买家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奥迪、宝马这类高级品牌的用户,而售出的S-MAX中超过50%是顶级装备的版本。这足以说明S-MAX不但成功为福特开拓了新的用户群体,也提升了福特这个品牌的档次。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当S-MAX来到中国后,它所扮演的角色未必是现有MPV市场的争食者,而有可能是一个全新市场的开拓者。
S-Max的安全性能
特约撰文:久旸
现任职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欧盟第六框架协议道路安全研究项目,英国伯明翰大学汽车安全博士,曾就职于通用汽车英国工程中心。
Euro-NCAP的碰撞试验证明了,S-Max的安全性能已经达到了同级别车型中领先的高度。在乘员保护中,S-Max取得了满分,如果细分对成员的保护情况,和大部分车型一样,在乘员的胸部和上躯体的保护上仍然只能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S-Max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单一充气模式的安全气囊,但是在头部和的保护上,S-Max所达到的标准已经很让人吃惊了,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过了使用智能气囊的车辆,折和S-Max所采用的特殊的方向盘保护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在碰撞发生的情况下,转向柱会相应地自动位移,从而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保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S-Max采用了膝部安全气囊这一全新的理念,使得传统意义上因为缺乏保护措施和最容易受伤的腿部也相对更加安全。而前后的侧面碰撞和头部保护气囊,在这款福特寄予厚望的MPV上自然会作为标准装置出现,因此,在侧面碰撞的测试中,S-Max也得到了满分。其实,根据S-Max在正碰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福特全球的安全工程师的确已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于其在侧碰中的出色表现也并不令人吃惊。但是S-Max在与固定物体的侧碰中居然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可靠性,所谓固定物体侧碰,即模拟车身与例如路灯或者树等柱型物体的碰撞,这样的交通事故,由于相瞬间加速度变化太大,通常都会造成车身扭曲这样惨不忍睹的现。在这样的模拟碰撞下,S-Max交上的这份满分答卷,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