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内为一汽是否收购克莱斯勒炒得沸沸扬扬之时,原以为板上钉钉的奇瑞贴牌生产克莱斯勒车型的事件也遭到了戴姆勒-克莱斯勒监事会成员和工会主席的明确反对。
这位工会主席振臂高呼:克莱斯勒不应该成为中国汽车企业逐鹿西方市场的敲门砖。
该主席并对德国大报宣称:“长此以往,克莱斯勒可能会沦为奇瑞的分销商。”虽此语无异于杞人忧天,却是西方人对中国汽车企业心态的一个典型例证。
故云:中国企业威胁论并非空穴来风。而中国汽车企业近年的逐步崛起已经让全球汽车巨头的神经逐渐绷紧了。
一个经典的比喻是:中国人宛如狼群,虽然单个较量无法打败狮子、老虎。但狼总是习惯成群结队地出现,所到之处,尸骨遍野,狮子、老虎都只能俯首称臣。
“狼来了”旗号之下,中国人俨然是西方企业最大敌人,戴-克工会主席的“强硬”实属意料之中,而强硬之下,正是对中国汽车业崛起的担忧。
细细剖析,此类担忧源于多个层面。
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首当其冲。在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同等职位,外方的薪水高出中方10倍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些合资企业,外方人员与中方人员薪水差距高达50倍之多。而在蓝领工人层面,中国人口众多,人力优势明显。
故一旦奇瑞开始大规模代工克莱斯勒的产品(如传言贴牌生产6款车型),可能导致克莱斯勒美国工人的失业。事实上,不仅美国工会,就是美国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而失业率直接关系欧美国家大选,故降低失业率一直是欧美国家历任政府最为看重的指标。美国财政部数字显示,制造业失业率比非制造业高两倍。这样的现状让政府对待制造业人员失业率更为谨慎。如是,奇瑞的代工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入侵。
而希望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制止中国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呼吁,在美国工会间此起彼伏。更何况,在美国制造业,汽车工人有“贵族工人”之称,比制造业平均工资高出近70%。出于保护工人的职责,汽车工会对于外来者:一定会是绝对强硬的态度。
进而言之,“一汽收购克莱斯勒”要比“奇瑞代工”容易接受得多,因为前者的工厂大抵仍会留在美国,并按美国标准支付工人薪酬。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美国“世界工厂”地位岌岌可危。自1970年以后,美国的制造工业首先遭受了日本等国家的强烈挑战,在许多技术领域逐步丧失了优势,危及白领工人。1990年代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大量充足的劳动力成本进一步瓦解了美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企业纷纷“外包”,危及蓝领工人。
由于是需要高新技术支持的重工业,美国汽车业受到的冲击并没有纺织等轻工业来得猛烈。但是,业已让美国在内的欧美汽车巨头感受到别样的压力。
自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700万辆的市场容量中进口车比例偏低,这意味着,中国已经俨然成为了汽车产销第二大国。然而,在汽车产销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中国是惟一内销量超过95%的国家。随着国内市场增幅的变缓,这些庞大的产能压力必然向国际市场释放。而欧美市场迟迟没有对中国市场真正开放。
如何真正敲开欧美市场的大门?中国车企有不同的探索之路,但多数仍是散打状态。而如戴-克工会主席所说,奇瑞代工的尝试,才真正引发了国外汽车巨头的恐慌。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才是真正的敲门砖。
聪明如中国人,代工首先意味着一个学习的平台。在IT、家电等多个行业,中国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已经让欧美人瞠目结舌。所以欧美汽车工会,上要对得起本国汽车行业,下要对得起行业,此时不强硬,更待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