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MG名爵产品下线 > 名爵相关评论

自主品牌份额不到10% 中国汽车有没有第三条路?

  洋品牌”占据中国轿车市场90%的份额,自主品牌在不到10%的份额中苦苦挣扎。那么,在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的发展,有没有第三条道路?

  -200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步履蹒跚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达到454万辆,比2002年增长了40%,其中乘用车年销量217万辆,同比增长达到62%.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工业已跃升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中国轿车市场上,合资企业生产的“洋品牌”占据着90%以上的份额,中国的自主品牌不到区区10%.

  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正逐步进入汽车社会,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汽车工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的机遇期。

  然而,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与中国汽车工业目前的现状是相矛盾的———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消费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工业的强国,与国际汽车工业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国内汽车工业所具备的竞争力也是不够全面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及“自主品牌”成为了近期中国汽车工业的流行语和关键词。

  作为中国最为成功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上海通用汽车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引人注目。

  与其说关于“自主品牌”的呼声是一种市场需求,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诉求。一种成为汽车大国之后的必然情感要求。

  无论是“世界加工厂”,还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中国逐步进入汽车社会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04年中国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529万辆,2010年达到860万辆,2020年达到1700万辆,越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而作为世界前几位的汽车大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都拥有本国的汽车品牌,惟独中国没有,这种“无脑化”现象令业界忧虑。但从现实中来看,对“自主品牌”的呼声,仍只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诉求,还没有转化为一种市场需求。

  “如果离开了整体竞争力,品牌变成了没有意义的符号。”上海通用总经理陈虹说,“从企业角度看,品牌是一个工具,它首要的任务是扩大业务,获取利润。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一个桥梁———品牌必须要经过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

  -自主品牌:中国汽车的隐忧

  在全球呈现“6+3”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工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工业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会不会成长出一个全球性“中国自主汽车品牌”?

  这是近来中国汽车工业自上而下都在追问的一个命题。

  中国汽车(轿车),目前有没有“自主汽车品牌”?有。北有哈飞、一汽红旗、华晨;南有奇瑞吉利,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还很弱,产品大多位于低端市场,尚处于为生存而奋斗的阶段,能不能抗住残酷的市场竞争,尚待观察。

  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合资企业目前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绝对主力。“我们用别克这个品牌,实际上不仅是用它的名字,而是把通用的核心竞争力,把它的世界级的优势资源整合过来了”。

  事实上,“别克”这个品牌的内涵和北美通用的“别克”品牌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对“洋品牌”的再造过程中,像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优秀的合资企业培养的是业务链各个环节的竞争力,这其中包含着对市场及本地消费者需求的解读能力,对产品的改造能力,以及在零部件采购、物流制造、销售服务、市场营销及信息系统等整体体系的整合创新的能力。

  这一切,恰恰是任何一个汽车企业必须经历、拥有的能力即所

  谓核心竞争力。

  自主开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三条道路:对洋品牌的再造

  从目前中国汽车的现状来看,我们尚不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对产品的本地化改造及改头换脸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从而也谈不上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

  我们有自主品牌,但还都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国内的竞争力,也尚待市场检验———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还很不充分,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路完全是条死胡同呢?

  在大部分人认为不承担“自主品牌”义务的合资企业里,却有人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既不同于完全引进“洋品牌”之路,又异于从零做起的奇瑞、吉利式的“自主品牌”道路。

  “我坚信,中国汽车市场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一定是会在本地开发,或者是由本地来主导。”陈虹说。陈虹从内外部环境论证了第三条道路的可行性———中国消费市场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中国汽车工业打造自主开发能力创造了外部条件。

  为获得在华利益的最大化,国际汽车集团将直接或通过其在华的合资合作伙伴,将其包括开发的业务重心逐步转向中国,充分利用其全球资源尤其是中国本地资源,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而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拥有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合资企业,将最终成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打造者。(孔文清 马赫)

(责任编辑: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