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将是决定克莱斯勒命运的时刻。戴姆勒-克莱斯勒表示,集团将至少从三家公司收到初步收购报价。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具有收购意向的企业包括:通用汽车、德国大众、意大利菲亚特、雷诺日产联盟以及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等具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巨头。
随着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临近,车界收购的大国梦想也在膨胀。国际金融分析师估计,克莱斯勒可能作价50亿至70亿欧元。这个数字与1998年合并组建戴-克集团时克莱斯勒作价的350亿美元相比,显然充满诱惑。然而我们接盘的底气又有多少?
南汽收购罗孚,令自主研发进程大大加速;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使跨国运作经验提高显著,中国制造商认为他们具备了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但这毕竟是一笔高达50亿欧元的投入,钱从哪儿来?大家会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对中国车企收购规则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这单收购能够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筹集上来,包括地方财政、银行贷款、专项资金等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收购克莱斯勒能否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毫无疑问,克莱斯勒拥有先进的技术、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和优越的品牌知名度。这些都是中国车企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有个关键问题,我们却不能忽视——本次戴-克集团急于出手克莱斯勒的真正原因。在“痛苦药方”(即戴-克集团重组方案)被业界认定为“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治病除根”的次优选择后,克莱斯勒不得不待价而沽。他需要为工人(参加工会的员工)525亿美元退休金和退休员工医疗福利找到出处。美林公司在一项报告中称,这家企业面临的是约180亿美元的巨大财务缺口。
这意味着,即便中国企业可以拿出50亿欧元来接纳克莱斯勒,也将面临诸如美国汽车工会、工人退休医疗保险等源源不断的麻烦。刚刚卸任北汽控股、北京奔驰董事长的安庆衡说:“我的看法可能有些保守,希望中国汽车工业靠并购克莱斯勒飞跃十年的想法是良好的,但目前并不现实。”
《美国汽车新闻》中国分社社长魏爱莉也把中国汽车企业比喻为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他们需要剃须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如果中国企业收购了克莱斯勒,结果很可能会轻则‘刮痕累累’,重则‘伤及筋脉’。”
国人一向有大国梦想,但中国企业在要“面子”还是要“里子”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常性,难怪当收购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总会有人产生错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