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转机
“任何一方的消极应对都是对合资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失去一方积极因素的企业是不可能优秀的”
任勇是一个整合资源的高手,正如他所说:“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要想把他们整合在一起,就要寻找利益共同点。
当时任勇就认识到,合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中日双方都有一套成功的方法,而这两种套路是完全不同的历史和经验的沉淀。日产拥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化流程和制度:通过周密的计划确定目标,依靠严格和一丝不苟的执行最终实现目标。他们强调的是计划的周密和流程的控制。
风神公司却有自己的经验。风神本身是在创新模式下超常规的成长,它的特点是创新、快速、灵活,强调速度和创新。由于做事风格的不同,往往面对同样的问题,中日双方员工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直处在市场经济下的日方强调计划,而长时期在计划下的中方却在强调市场,双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之双方在做事的出发点以及股东利益和机制上的怀疑,使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增加了难度。
说到这里,任勇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上帝对牧师说我带你去看看天堂和地狱,在第一个房子里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大锅子在吃肉汤,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因为勺子长无法吃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忍着饥饿过得很辛苦。但是在另外一个房子里,也是同样的锅子和勺子,但是人人都过得很快乐,因为他们互相在帮忙。上帝说,你看第二个房间的人都在互相的合作,用汤勺去喂对方,那么天堂和地狱就是这样的差别。“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哲理很深,很好的合作就是天堂,反之就是地狱。”任勇说。
对于东风日产的企业文化问题,任勇经过思索,借鉴了自己在风神汽车公司时的做法,提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所谓世界观就是让合作者们明白,他们是有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的。任勇说:“在风神时代,我们制定了一个公司‘基本法’,用来统一大家的行动。合资以后,风神有风神的追求,日产的人需要把日产的利益在中国实现,再加上社会上的人员,这样三股力量合到一起开始了创业。为此,我们就要找出他们共同的利益诉求点。”
于是中日双方管理层决定回到双方合作的原点,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不同层级中日双方的意见。
他们发现问题并不是1+1=2这么简单,两个优秀的团队走到一起就不见得优秀。中日双方推心置腹,站在各自的角度反思一年多的合作和遇到的问题,并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从最终的目的来说,东风和日产有着相同的利益,不然两家公司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中日双方并没有根本的矛盾。从资本的结合到文化的结合,使双方站在同一个立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背景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任何一方的消极应对都是对合资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失去一方积极因素的企业是不可能优秀的。”
2004年下半年,东风日产管理层把征集而来的问题加以整理,制定了《东风日产行动纲领》。这个又被称为“基本法”的《行动纲领》使心思不同的人们走到了一起,结成了联盟。任勇略微提高了他那本来很轻的声音说:“有关专家看了后,评价说东风日产做的《行动纲领》是真正的文化落地。”
信任关系建立了,中日双方开始了心平气和的交流。那一段时间,公司的会议室里经常充满了相互争论、质疑的声音,“这就是方法论的问题了。大家可以敞开了去争论,所以我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开课题发掘会。”经过这样频繁的交流,双方之间的误解消除了。
这个时候,“和谐”已经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了。中日双方默契合作的成果开始在汽车市场绽放。
2005年,东风日产的销量达到了15.75万辆,增长达到160%。2006年,东风日产顺利完成了20万辆销量的计划。根据J.D.POWER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东风日产连续两年位列三甲。
显然,东风日产已经从“合资困境”这个地狱中走了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