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的自主品牌在人们的期待与疑惑中诞生了。
此前虽多次听到过上汽“高起点”的自主研发模式,但总觉得很“官话”,而且总觉得上汽不像一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主品牌的“根”。上汽有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又最早创造了一手牵两家的合作模式,合资规模做得最大,从中受益也最多。
看过上汽海外研发中心里卡多(Ricardo)2010之后,心中的疑团基本消除了。里卡多2010位于英国伯明瀚长桥地区,是上汽工程院下属机构,委托Ricardo暂时代为管理。总经理林德瑞(DavidLindley)原为罗孚新概念车首席工程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汽车专家。副总经理黄文华,是上汽集团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目前,里卡多2010共有工程师200名,其中150名是欧洲籍工程师,50名是中国工程师。150名欧洲籍工程师中,80%是从原MG罗孚开发人员中选留的精华,另外20%来自国际一流零配件供应企业。
Ricardo是世界著名汽车技术咨询公司,是上汽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借助里卡多的研发力量,上汽在未来5年将陆续推出5个平台、30款车型,包括大型车、中级车、紧凑型中级车、小型车和RV等,而且所有车型都有不同的发动机匹配,都能满足全球最新技术标准。这正是我推崇上汽之处,因为它的自主开发形成了完整体系,而不是简单地推出一款车型,这就是我们长期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可以称为“核心竞争力”。
自主研发,第一要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如果不属自己,难免还是要受制于人;第二要有技术含量,否则没有市场竞争力,产品不能转化为商品,也失去了自主研发的意义。应当说,上汽的自主品牌这两点都具备了。
至于有人说它的第一款车“在极度的模仿中丧失了自我”,并据此指责它不具有真正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没有多少道理的。罗孚是它买过来的知识产权,想怎么使用就可以怎么使用,只要对市场推广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入门产品,由改进起步,也无可厚非。而它的第二款车型W261就是全新平台,应当说这个转型速度是相当迅速的。
2003年11月29日,笔者和一汽集团老厂长耿昭杰的对话——《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发表后,中央领导同志做了极为重要的批示,并发起和直接推动了有关自主品牌的全国性讨论。最初,我们对三大汽车企业寄予特别厚望,希望它们能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中坚和领头羊,但遗憾的是,三大企业一致保持沉默。上汽总裁胡茂元,是三大公司中唯一和我们通话的总裁。胡当时说,他们确实在搞自主品牌,只是担心讲出去会引起合作外方的误解。
我们知道,论企业基础,一汽是“共和国长子”,二汽则是“全国聚宝”,而上汽不过是一批“弄堂小厂”的集合体,企业名字还叫作“上海拖拉机汽车联营公司”,它们之间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有心栽花”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上汽成为今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最有希望的力量。
对这一段历史今天很多人不愿再回忆了,胡茂元先生最欣赏的也是“馒头论”。不错,上汽今天能在自主品牌上出人头地,的确是合资“馒头”吃得早,吃得多起了作用。凭借合资的先发优势,上汽的体力强壮起来,才有了今天的高起点自主品牌。
据我所知,“馒头论”最早是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提出的,但并未流传开来,是李安定先生的一篇大作,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经济日报张曙红先生随即提出不同看法:他问道,问题是前9个“馒头”是谁吃的,后一个“馒头”又是谁吃的?有人吃了10个“馒头”还不满足,要接着吃第11、12个馒头,甚至打算把洋馒头一直吃下去。上汽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在吃下9个“馒头”后,真的开始做自己的“馒头”了,而且起步就不同凡响。2003年4月9日,拙作《楼房能不能只盖第七层》,讲一位富商盖楼时,到第七层后悔不该盖前面的六层,也是类似“馒头”的观点,但“楼房”的比喻不及“馒头”形象、生动,而那时企业没有受到自主品牌的舆论压力,因此对这些议论并不在意。
正是三大公司在自主品牌面前的犹豫,给奇瑞、吉利们造车闪开了一条道。奇瑞、吉利、中华、哈飞以及后来的力帆、比亚迪等,进入造车行列,目的很直接,就是因为轿车是高赢利产业,造轿车能赚钱盈利,能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选择自主品牌,是因为它们没有造轿车资格,更谈不上引进合资,除了自主发展,别无选择。自主品牌既是它们的旗帜,也是它们的生存线和盈利点,而“发展中国自主汽车工业”的崇高目标,则为它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汽则不同,它早就有了造车资格,而且已成规模,不需用自主品牌来做“敲门砖”。但它缺乏开发能力,没有自主品牌,不仅使之备受舆论诟病、国家管理部门的压力,还不时被合资伙伴所挤兑。因而上汽的目标也很明确,要不遗余力地打造自主品牌,就是为了“自主”也得自主,即使赔钱赚吆喝,也决不退缩,而且它也有支撑的经济实力。从上汽的品牌名称和商标也能看出蛛丝马迹来,品牌名称叫“荣威”,商标图案主体是两个站狮护卫的华表。按照上汽人士的解释,华表是中国的图腾,世界唯一,狮子庄重、威严、珍贵,喻意东方睡狮站起来了,无疑比其他自主品牌有更浓的政治色彩。
短短3年时间,上汽自主品牌诞生了,18亿元投入,得到的将是五大系列30多款车型,再一次打破了专家们所鼓吹的神话:开发一个产品,需要几十亿美元、数十年时间、几百万辆规模。如果说过去奇瑞、吉利们的经验还不够“正规”,那么上汽则是我们的三大集团之一,它的一切做法都是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的。这说明过去没有自主品牌,我们的确是“不为”而非“不能”也。
上汽自主品牌的启动,可能会对奇瑞、吉利们造成一定压力:三大公司的自主起来了,奇瑞、吉利们就不能再仅仅靠品牌的自主而在人们心目中取胜,必须比过去干得更好。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促进力,这种竞争局面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么?
起步的基础不同,实力不同,路径不同,目标不同,上汽与奇瑞、吉利们会不会在自主品牌的道路上殊途同归呢?我们翘首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