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90.59万辆,同比增长31.5%。这是我国二手车销售增幅连续第三年超过新车销售增幅。
其中,郑州地区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0145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二手车消费的发展速度以及在某些地区的快速增长已经证明了我国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但是在汽车用户层面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典型的如下:
误区一准新车都是“问题车”
在二手车市场随处可见使用不到1年的二手车,有一些车辆甚至只有几千公里的行驶里程和不到一百天的使用时间。很多购买二手车的用户对这些车辆都是抱着很不信任的态度,认为“新车”出手,不是出过大事故就是车辆手续有问题。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实际情况和多年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汽车用户的个性和一些特殊情况造成了“婴儿”级二手车的销售,包括公司和个人资金周转问题、车辆购买之后与车主习惯不符合、厂家的公务车淘汰、运输过程中的小碰撞损伤等。通常在正规市场出售的二手车都是经过审核后的正规车辆,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事故车,但是比例很低。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经销商的维修保养记录来了解车辆问题。因此,不必给“准新车”们扣上“问题车”帽子。
误区二德日车型保值率较高
随着二手车推广普及,很多用户都比较关心二手车的保值问题,其中类似老三样的保值车型比较受欢迎。由于德系车和日系车较早进入中国,拥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稳定的质量和相对便宜的维修成本,所以保值率略高,但是这不代表所有的德国、日本的车型保值率都高,其他车型的保值率都比较低。
所以保值率方面不能迷信某种车型和品牌,只是相对来说集中在某一价格空间的某一款车型。一般来说质量稳定、客户认知程度高、价格相对合理的车型保值率较高,越冷门的车型保值率越低。
误区三二手车外观最重要
二手车经销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货卖一张皮”。因此,大部分工夫都用在了外表上,尤其是车辆的油漆、内饰整洁、发动机舱内的清理,这样用户看后会有“新车”的感觉。表面看来,这是一种缺少正确认知的“偏见”,但从另一方面恰巧反映出了消费者的偏好。事实上,在二手车方面更为重要的车辆价值应该是车辆的车架、发动机、变速器和电气设备等。不少用户被“外表所迷惑”,不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误区四附加配置很值钱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都看中了一些附加的CD、改装大包围和车灯等,认为它们很值钱,经销商卖车时也趁机在一些配置上“提升车辆价值”。其实在二手车出售时这类附加配置折算的价格比较低,一般CD、低音炮等都只有其购买时价值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出售和购买二手车的时候不应该为这些“树枝”问题而忽略了“树干”的重要性。
由于缺少相应的关联知识造成了二手车消费中的一些误区。其中有些是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特色造成,还有一些就是因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虽然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相关的技术、文化、营销方面仍旧处在比较初级的水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