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山西省甲醇汽车领导小组副组长彭致圭在任山西省地方领导及山西省副省长期间,长期致力于甲醇汽车的推广和宣传。他早在1993年就开始关注甲醇燃料的开发和应用。
记者:山西是我国最早开展甲醇替代燃料研究的省份,目前发展的状况如何?
彭致圭:现在全省主要在出租车推广甲醇汽油,总共有2000万辆车次。目前加注站有400多个,累计销售的甲醇汽油30万吨,消耗甲醇4.5万吨(M15即15%的甲醇),全省经营甲醇汽油的企业20个。关于甲醇轻型汽车,1998年实验时投放了48辆M85轻型公交车,现在全省有260辆车。另一方面,我们把现有的出租车的电控部分加一个辅助装置———CPU,就能够100%地使用甲醇。全省有1200多辆出租车改造。现在全省甲醇生产能力120万吨,去年我们甲醇的实际产量70万吨,正在建设的是250万吨。有些大的甲醇装置,也正在策划设计。我估计到2010年大概我国甲醇的生产能力能够达到500万吨。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20多年来一直进行着煤基醇醚燃料的研究开发。上世纪90年代,山西省政府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甲醇汽车合作开发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和可行性考察,由于福特公司高层领导的变化,合作没有成功,但通过研究我们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山西省自行完成了“煤制甲醇———洁净燃料汽车”示范工程、M85多点电喷甲醇发动机和M100燃烧装置研发工程。掺烧M15甲醇汽油在四城市进行了试验示范。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的M15甲醇汽油已在全省全面推广,已有91万辆(次)汽车参与了试点。两项科技部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十五”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正在进行。
记者:山西省在醇醚燃料和醇醚汽车开发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彭致圭: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是:对于一个新能源项目,或者叫替代燃料项目,首先必须制订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依据。我们先后搞了M5、M10、M15甲醇汽油的标准,还有发动机标准、整车标准、输配系统标准。我们特别制订了工人的操作规程,因为甲醇误吸、误饮,是要死人的。到目前为止,共制订了23项标准。我们现在正在与兄弟省市联合搞一个通用的地方标准,标准一样了,到别的地方加油就方便了。这个工作现在基本就绪,我估计大概六七月份这个标准就可以出来。
第二就是要解决技术问题。因为甲醇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甲醇与汽油的比重不一样,掺在一起容易分层,还有冷启动和高温汽阻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途径主要就是燃料甲醇里面加一定量的添加剂。
第三就是发动机要改造。把汽油机改造以后能够烧M85、M100。现在我们改造成功两个发动机,一个HL495JIQ发动机,一个是CA6GH-M发动机。
第四就是整车的改造。整车的改造包括把出租车变成烧M100甲醇车,这个改动不大的,主要是在电喷部分加一个CPU辅助装置,再一个汽车的油泵要更换。大概一辆出租车改造下来差不多要三四千元。
记者:听说您专门去国外考察过,您认为国外在发展替代燃料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国内借鉴?
彭致圭:美国发展甲醇替代燃料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2005年9月,我带队赴美参加了“国际醇燃料会议”,并访问了美国甲醇协会,了解了美国发展甲醇替代燃料的历程和经验教训。上个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大力寻找替代燃料,最后选择了甲醇作为主导替代燃料在全国大力推广。其基本经验是:国家高度重视,时任副总统的老布什亲自抓甲醇替代燃料的推广应用,组织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世界上最清洁的汽车发动机燃料是甲醇燃料》、《未来的汽车发动机燃料是甲醇燃料》的两份对策咨文,澄清了对醇醚燃料的认识,并明确了发展甲醇替代燃料的主攻方向。为了推广甲醇替代燃料,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了三部国家法律,即1988年的《替代汽车燃料法》、1990年的《清洁空气修正法》、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其主要内容是:使用替代燃料可以减免税收;要求各城市实施净化城市环境项目;政府部门带头使用甲醇汽车。这样,在美国推广甲醇替代燃料就形成了国家意志。1998年全美国18个大型甲醇生产工厂共生产甲醇20亿加仑(约600万吨),各汽车制造厂大力发展FFV灵活燃料汽车,在美国的二十多个州推广,当年销售甲醇灵活燃料汽车6万辆。其中,全加州建加注站105个,18种车型都使用了M85甲醇燃料,甲醇灵活燃料汽车拥有量达1.5万辆。加州的示范推广在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带动了其他许多州推广使用甲醇燃料汽车。
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得以全面缓解,后来美国发展甲醇替代燃料的工作并没有坚持下来,大面积推广的势头衰减,但技术研发一直在进行。
记者:甲醇替代燃料在美国为什么没有全面推开呢?
彭致圭:尽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甲醇替代燃料的推广应用在美国形成了相当规模,势头很好,但后来许多地区并没有坚持下来(许多灵活燃料汽车变成了汽油车),并且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到目前为止代用汽油的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第一,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各地大力开发石油,石油生产蒸蒸日上,供求关系得以全面调整,石油价格不断回落,这样全球寻找替代能源的热情就大大下降,美国也不例外。第二,美国的甲醇生产基本上都是以天然气作原料,这样,就出现了后来的石油价格上涨的同时拉动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造成甲醇生产成本很高(差不多是我国甲醇生产成本2.5~3倍),这样甲醇替代汽油的经济性不好,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三,石油财团不配合。美国的石油财团控制着全美的石油储备和石油及油品的输配系统,油价暴涨,石油财团可获暴利。因此他们不愿投资搞甲醇燃料的储备库和加注站,严重制约了甲醇灵活燃料汽车的推广。第四,汽车制造厂没有坚持。上个世纪90年代末各汽车制造厂的主攻方向转为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对甲醇灵活燃料汽车没有继续发展。第五,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来。在美国2/3以上的石油及油品是通过管道输送的,且负荷已满,输送大量替代燃料需花费巨额投资增建管线,石油财团不愿干,联邦政府也没有此项投资。因此输送燃料甲醇的管网始终没有建起来,依靠其他运输方式费用较高,这也严重制约了甲醇灵活燃料汽车的推广。
记者:您认为目前在我国推广醇醚燃料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彭致圭:推广替代燃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地方立法,需要相关行业、政府相关部门联动。这样就需要政府的协调与支持。
我们建议:第一,要尽快制定国家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推广;第二,国家应制定发展规划,比如,“十一五”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应发展到什么程度;第三,要出台优惠政策,新燃料在刚开始研发时企业必定要有大的投入,100万吨甲醇要投入近30亿元,政府对于新兴产业要给予优惠政策,减免一定的税;第四,当务之急要解决汽车的问题,鼓励汽车制造厂大力发展灵活燃料汽车,现在只有奇瑞、上海华普等几家企业在搞,一些大企业在这方面动作比较迟缓。而国外大的汽车制造商,像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等已经看到中国的市场前景,近日,派专家到山西来考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