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将对中国做出更重大的承诺。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曼北京中心和国内最大的生产厂房,这些都是我们对于中国这个经济处于领先发展地位的国家的认可。”
德国曼(MAN)集团正在加快在华商用车合作以及探讨在柴油发动机平台上的合作。
6月7日,曼集团旨在加强其在华业务的北京中心成立,这是曼集团在全球的第一个海外中心。曼集团董事会成员Dr.Matthias Mitscherlich说,“曼将对中国做出更重大的承诺。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曼北京中心和国内最大的生产厂房,这些都是我们对于中国这个经济处于领先发展地位的国家的认可。”
作为全球商用车制造领域领先的公司,曼集团虽然在中国动作频频,但是在中国还没有成立合资公司。尽管戴姆勒-奔驰和沃尔沃集团在中国市场步步紧逼,曼似乎仍然不愿放弃其在中国的合资底线———控股合资公司。面对中国商用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不知道这种执著是否会又一次错失良机。
依旧钟情陕汽
今年以来,曼商用车在欧洲的老对手奔驰卡车和沃尔沃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推进速度逐渐加快,目前戴姆勒集团参股北汽福田只差临门一脚,东风和沃尔沃集团的合资谈判也取得明显进展,如果上述两家企业的产品能够顺利在中国国产,那么对于至今仍保持技术合作的曼商用车将产生重要影响。
几年以来,曼商用车一直希望与中国企业展开资本方面的合作,但进展并不理想。陕西重型汽车公司(简称陕重汽)一直是曼商用车的理想合作伙伴,双方从技术合作开始,一直希望能够进一步展开资本层面的合作,但是多年的数次谈判都没有最终成行。
“今年以来,曼公司已经多次来陕重汽,双方正在讨论下一步的技术合作计划。”陕重汽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陕重汽准备再引进曼的新型卡车技术,但是合作仍然没有涉及到合资层面。”
今年1-4月,陕重汽的重卡销售达到20182辆,同比增长92%,已经位于行业前列。曼商用车正是看好陕重汽的成长性,所以在卡车领域的合作伙伴一直紧紧锁定陕重汽。同时,由于东风、中国重汽以及北汽福田等公司已经与其他跨国公司展开合作,所以选择陕汽也是曼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与此同时,由于此前曼和陕重汽的发动机项目被康明斯取代,所以曼的车用发动机项目至今未能在中国落地。
2005年,当时曼商用车辆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汉思腾曾说,“发动机项目预计2007年才能完成,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但是,消息人士最近透露,曼和潍柴动力合作谈判也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所以目前曼车用发动机在中国落地也成悬念。
曼集团旗下曼商用车辆公司高层表示,曼北京中心成立之后,在新的战略框架下,曼目前的战略已经深入到零部件生产领域,而且正在探讨在柴油机平台上展开合作。
坚守控股底线
据上述陕重汽消息人士透露,曼与陕重汽多年的合资谈判都没有成功,主要分歧在于,曼希望与陕重汽合资后,导入曼品牌作为主导,逐渐替代陕汽重卡这一品牌,这遭到了陕重汽的反对。
与此同时,曼在中国的合资战略是并不希望与中国企业进行简单的50∶50的对等合资,而是希望寻求参股或控股中方企业,类似于目前的奔驰和北汽福田合作方式,但一直未能实现。
而如今曼的合资历程看起来更见艰难。上述陕重汽人士表示,目前陕重汽并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恰恰是技术。他对曼和陕重汽的技术合作评价很高。
陕重汽作为陕西汽车工业集团(简称陕汽集团)旗下企业,一直得到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扶持。去年12月,陕西延长石油公司就在陕西省政府的授意下,投资10亿元入股陕汽集团,这笔资金也最终由陕汽集团转投入陕重汽。
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不缺钱的陕重汽并不急于与曼展开资本层面的合作,所以曼的合资前景似乎越来越不明朗。
至于曼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浙江青年汽车,曼公司相关人士曾表示,并不会展开更进一步的资本合作,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合作层面。
上述陕重汽人士说,曼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合资时机。目前陕重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合资谈判的价码也正在水涨船高。
尽管合资进程一再贻误战机,但是,曼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它更希望在中国建立控股或独资的工厂,以能够适应其全球的统一管理体系和市场机制。
目前唯一能够让曼为自己的执著感到宽慰的是,中国每年大约有18万辆卡车以斯太尔的许可协议进行生产,而且还包括“德龙”客车以及猛狮客车,所以坚守原则的曼似乎也并不急于与中国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