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下的利益诱惑
近年来,建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汽车企业来说已经形成了压力。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也对国内汽车企业提出了发展自主品牌的要求,在市场占有率上要求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50%。
“汽车企业只能投其所好。”贾新光说。
北汽控股表示,力争在“十一五”末期使商用车、SUV、轿车等各类自主品牌汽车占到总销量的60%以上。
2006年4月,北汽控股已经重新调高了未来5年的总体目标:即到2010年将形成整车产能140万辆,当年实现产销12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其中:整车1100亿元,零部件100亿元,服务贸易100亿元;出口额10亿美元;国内市场份额接近15%。
而2006年,北汽控股产销汽车仅68.5万辆,销售收入587亿元。也就是说2010年北汽控股要销售的自主品牌车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销售数量。
《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鼓励跨国汽车公司和国内企业联合开发。但在合资企业中搞中国的自主品牌对外方而言无疑在为他人做嫁衣。于是,把将要退市的车型转让给中方合作伙伴生产,上应政策,下为中方合作伙伴解决了没有自主品牌的难题,一举两得。
双方达成协议后,中方只要对现有的车型做一些小幅改动,就可以申请新车型的专利,申报发改委生产目录,省去诸多麻烦。
“即将或已经停产的车卖给中方对外方不会有任何损失,还能够收取高额的转让费用。”贾新光分析,“即使拥有了这些技术,中方也跟不上外方技术发展的步伐,不会对外方形成威胁。”
“做自主品牌汽车并非全都充满着爱国热情,还有着巨大的利益存在。”贾新光分析,“有些企业需要政府支持、有些企业希望拿项目才做自主品牌,如发改委对汽车企业一些建设项目的规定之一就是要有自主品牌”。
据悉,广汽已经和开发银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在2006年到2010年期间,开发银行将向广汽集团提供政策性贷款43亿元,重点用于广汽集团自主研发和相关项目投资。
观察
最新的技术永远装在别人的脑子里
脸面很重要,中国人都知道。
本来不会做饭,但家里来了客人,于是跑到饭店,打包几样可口的饭菜,回到家里再装到盘里去。听着朋友的夸奖,感觉脸上有光,似乎那些美味的饭菜果真就是自己烹饪出来的。既要填饱肚子,还要跟朋友“吹牛”:这菜是我做的!
中国的汽车企业正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既想向市场要效益又想“吹牛”,中国的汽车企业,你就不能踏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搞研发,做技术?
曾经的北汽控股并不缺乏自主品牌,无论是井冈山牌轿车,还是北京牌212越野车或130卡车,至今不乏追捧者。然而,成立合资公司后,实际上却要靠“翻新”别人淘汰的旧货过日子。
不管怎么说,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推出北汽控股自主品牌轿车的承诺已经出口,我们相信北汽控股应该不会缺乏兑现的智慧。但却不希望看到的自主品牌是别人淘汰的二手货。
靠买来的文凭“毕业”也未必不可,但关键是买来后能否消化到位才是最重要的。韩国汽车企业现在中国开出了合资公司,曾经却也是依靠与外国汽车企业合资成长起来的。
日前,美国《汽车新闻》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丰田汽车销售量达880.8万辆,较通用汽车的867.986万辆高出约12.8万辆。盘踞全球头号汽车制造商宝座76年之后,通用不得不退居第二把交椅让丰田称雄。如今,哪里还看得到日系汽车模仿的痕迹?
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就要花7元钱去消化吸收,日本汽车企业扎扎实实做了汽车生产的基本功。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经过几十年的合资,有技术基础和政策支持已经有条件搞中国人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了。研发一款新的车型确实需要数年的时间以及几亿元的资金投入,因此中国的汽车企业更希望“淘”几件外国人淘汰的二手货去应政府和民众呼吁自主品牌的景。
最新的技术永远装在别人脑袋里,你买来的永远是落后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