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AFE主动安全系统
加强型防撞梁、主动头枕、高强度激光焊接车身、6个甚至是8个安全气囊/气帘、分级式爆燃安全带、ESP车身动态稳定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拥有了这些,您是否会认为自己的车已经足够安全了?我只能相信您的车一定是一辆不便宜的车,仅此而已。
PRE-SAFE主动安全系统实际上是梅赛德斯-奔驰之前开发的BAS PLUS制动辅助系统的进化版本,这套系统将ABS、ESP以及BAS PLUS制动辅助系统整合为一体。当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距过于“亲密”且超过临界预警距离的时候,PRE-SAFE系统会对驾驶员发出第一级声光警报,同时启动BAS PLUS制动辅助系统,计算出合理的制动力并进入预制动状态;如果驾驶员对警告在一定时间内未能作出反应,PRE-SAFE系统会发出第二级声光警报,除此之外,该系统还会采取“强行手段”,主动制动以降低车速,其制动力最多能达到最大制动力的40%。另外其座舱保护系统会随之作出反应,前后座椅椅背及椅垫侧向气囊会瞬间膨胀(当警告取消后,气囊会自动收缩成原状。),为乘员提供侧向支撑,安全带也会预先收紧。这些设计除了为安全着想之外,设计师也希望用这种“身体接触”的方式给那些疲劳到几近睡着或不专心驾驶的驾驶员“一巴掌”:“伙计,醒醒吧!”与此同时同时,座椅将自动调整椅背和椅垫角度,前座安全头枕进入预备状态,后座头枕也会自动调整角度。
如果系统探知并计算出“预想碰撞”已经不可避免,副驾驶座会自动瞬间移至可能条件下的最理想安全位置,为乘员创造尽可能长的”生还缓冲距离”。同时气囊激发撞针保险自动打开并进入击发状态,安全带完全收紧。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PRE-SAFE系统进入“预想碰撞程序”并不是依照“一级警告-二级警告-预想碰撞状态”的程序顺序来完成的。相对于“一级警告-二级警告”程序,“预想碰撞程序”是完全独立的,必要的话PRE-SAFE系统会在不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直接进入“预想碰撞程序”,尽最大努力保证车上乘员的安全。
PRE-SAFE系统制动的工作范围在30~180千米/小时之间,当前方车辆较多时,系统会主动建议驾驶员时速不要超过70千米。测试结果显示,只要PRE-SAFE系统将车速从45km/h降到35km/h,就可以将事故冲击力降低40%,如此一来前排乘客上半身所受到的伤害将降低20%。此时PRE-SAFE系统的作用无异于一个救命的撞击溃缩吸能区。
“预想碰撞”前2.6秒,PRE-SAFE系统会发出第一级声光警报,BAS PLUS系统同时启动。
“预想碰撞”前1.6秒,PRE-SAFE系统发出第二级声光警报,警报声重复3次,PRE-SAFE系统强行介入制动系统主动制动。
“预想碰撞”前0.6秒,“预想碰撞程序”启动,此时驾驶员仍然有最后的机会采取动作避开事故。
PRE-SAFE系统的侦测单元由2个装在前保险杠两侧内的短程雷达和1个置于散热格栅正中央梅赛德斯-奔驰车标内的长程雷达组成。短程雷达工作频率为24GHz,有效侦测距离30m,固定侦测角80度;长程雷达工作频率为77GHz,有效侦测距离150m,侦测角9度,可对前方及左右3个车道进行来回扫描。
不过PRE-SAFE系统也不是万能的,模拟测试表明,该系统只能“尽可能”规避掉道路事故,而不是“绝对”的高枕无忧。“我们造的不是金钟罩,只是一根救命稻草。相对于PRE-SAFE系统,充足的安全驾车意识才是安全的最根本保障。”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工程师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