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今年7月1日实施的第二年度交强险费率目前作了一些相对人性化的调整。根据办法规定,交强险费率上下浮动最大比例敲定为30%,主要与交通事故和违章记录两项内容挂钩。
交强险早在一年前推出时就引来众多的议论,因为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无责财产赔偿,使有责方获得合法的“不当得利”;交强险费率构成、厘定程序及决策过程不透明;保费过高保障过低等等,令本应是受益方的投保人心生诸多不满且疑心重重。
表面看来,这些新规定都是层次清楚,赏罚分明。但实际上在国内交通管理水平并不高的情形下,而且在行车过程中的各种状况是千差万别,在一些你不想违章却“意外”违章的情况发生时,这些条款就显得过于死板。此次交强险与违章挂钩的费率调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正与人性化,但是在一些细则上如果加上一些更加人文的补充解释在里面,在内涵与外延上将之细化的更加人性化,这项政策岂不是更加让益于民,造福于民。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交强险终于作出修改怎么说都是好事一桩。但是,这种修改只能说是交强险在进化过程中,在更人性化方面走出了第一步,还有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有专家认为,作为强制性保险,交强险应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讨论,更多地体现绝大多数公众的意志与利益,监管方应该将交强险费率的制定过程及实施情况公开透明化,以便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高高兴兴掏钱,实实在在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