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期间,一场主题为“中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发展及管理”的论坛上吸引了来自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及中国的同行,它们对未来中美双方在零部件供应链领域的合作、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在论坛上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达到双边贸易平衡,而不是逆差或顺差。在汽车领域,中国和美国是互补关系,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决定于对供应链的成功管理。”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代表KevinChambers大体上同意张骥的观点:“从双方错综复杂的供应链关系来看,美国与中国本质上存在共同利益,双方可以在合作基础上获得双赢,如果能相互联合各自的经济力量,双方均会变得比单打独斗更强大。”
上汽集团总裁、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胡茂元则强调了两国之间建立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重要性:“供应链不仅是一个企业、地区或国家的事,而是日益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领域。”
汽车工业行动组织理事长J.ScotSharland在论坛上介绍了北美贸易协会的任务及其所做的工作,表示通过其在中国的办公室,可以帮助优化两国在汽车领域的供应链管理。
中国零部件产品质量已接近完美 在这次多达300人参加的论坛上,顶级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北美一级供应商及中国本土供应商的高层们共同探讨了供应链的发展、质量及物流等问题。
对于美国三大汽车厂商来说,中国已不仅是它们销售整车的主要市场,而且是它们采购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的主要市场。
通用全球采购及供应亚太区副总裁JimBovenzi表示,亚洲已成为通用北美以外的第二大市场。目前通用分别在澳大利亚、中国及印度成立了三个供应系统管理团队。每个团队由采购及工程专家组成,以达到最低的零部件到岸成本。目前通用在中国有800家“绿色”供应商。
Bovenzi说:“中国目前已成为电子产品的最佳采购地,而且中国厂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已接近完美,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供应商的产品销往全球。”当被问及2010年通用在中国的10亿美元零部件采购(spending$10inpurchasefromChin)计划时,Bovenzi表示通用正在逐步实现这一计划。
福特是首家于2002年在中国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的跨国汽车公司。据福特大中华采购副总裁Nor鄄bertRiezler介绍,去年,福特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量总计达到26亿美元,目前公司正在寻求更大范围的采购,包括电子产品、铸件、锻件等。
Riezler说:“中国现在有许多高素质的供应商。包括合资企业和本土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技术支持,福特能够帮助这些供应商达到更高的质量。”
当被问及来自北美“老家”工会的压力是否会对福特资源全球化进程造成影响时,Riezler表示:“不会,工会的反对已停止了,因为通过在中国和东欧采购零部件,我们可以削减成本从而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从中国采购,通用Bovenzi表示:“比如座椅,必须能及时送达装配车间。一些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可能放在美国生产更具竞争力。”
此外,通用及福特的高层均对人民币升值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在中国本土采购产生的影响表示出关注。Riezler表示:“这两个因素我们已注意到,但一些原材料已通过在美国的基金进行交易,另外还有别的货币办法如墨西哥比索。至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将努力与供应商加强协作共同解决,比如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当然,这要以企业的生产及质量能跟上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