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一族享受实惠乐在其中
“等车太累,打的太贵,养车太费,还是拼车最实惠。”这是近年来流行于都市“拼车族”中的顺口溜。拼车出行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是普遍现象,目前郑州的上下班拼车现象也日渐增多。
刘先生家住建设路与伏牛路交叉口附近,据他介绍,他应该算是郑州较早的“拼车族”,自从2004年4月份,他的单位搬至北环与老107国道交叉口森林公园附近后,备受出行难困扰的刘先生经朋友提醒,开始和拼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截至目前,他已和别人拼过六辆车。其中包括四辆私家车和两辆出租车。最近一次“拆伙”的原因是车主搬家,不再顺路。于是刘先生在网上发布了搭车信息。
有人想搭顺风车,而有人也愿意把自己的爱车与人分享。
市民陈先生就是拼车的受益者。他在河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但是家却在绿城广场附近,以前要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还经常迟到。去年陈先生贷款5万多元买了一辆车,上下班时间是缩短了,但之后与日俱增的油费和各种始料未及的高昂费用让陈先生的爱车成了“金丝雀”——经常只能待在车库里。于是他和几位
有车的同事不谋而合地想到了拼车。他们商定几个人轮流开陈先生的车,沿途接上其他同事一起上班,大家分摊行车产生的各种费用。
“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费用,而且大家在路上又多了交流的机会,上下班也成了一种享受。”陈先生对自己当初拼车的决定颇为自得,不过他也听说最近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对拼车现象截然不同的两种举措,这种情况让他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郑州对拼车到底是个啥样的政策呢?”陈先生对此十分关心。
法规无情 有偿拼车就要受罚
由于“拼车现象”是近几年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和私家车增多而出现的新现象,所以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针对拼车现象的法律法规。一些地方将拼车作为无照运营的“黑车”处理。
今年6月,在广州开展的一场整治客运市场专项行动中,出现了对没有道路运输证的私家车搭客赚钱的行为,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情况,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争议。那么,郑州市的有关管理部门对此有什么看法?
“对于黑车无照运营的问题,我们郑州市也早就有了相关规定予以打击。”据郑州市客运管理处信访科副科长姬霞介绍,郑州市在2002年就曾出台对无照运营车辆处以罚款的具体规定,后来2005年在对本条例更新时,特意把此款的罚款金额提升到5000元~10000元。
“提升罚款金额主要是为了保护出租车主的利益。”姬霞表示:“我们打击非法营运的重点并非私家车主的拼车行为,而是长期、专门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至于私家车的拼车行为,只要是免费的,熟人之间的搭乘,就并非打击对象。”
但是,在现实的拼车行为中,很多时候车主和乘客在拼车前并不一定是熟人,只是因为彼此的现实需要而走到一起的,完全的免费搭乘并非主流,只不过乘客承担出行成本的方式不同。家住郑州市陇海路的“拼车族”何先生就表示,他与最初拼车的车主都是集邮爱好者,他就将一些自己收藏的邮品送给对方作为乘车的回报,后来他又与别人拼车,则是直接付车费。“给什么样的礼物,掏多少钱,这个完全看双方协商的结果。”
“按照现行的法规,只要在拼车行为中车主收取财物或以其他方式结算车费的,都将被视为从事营运活动,都是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处罚的。”姬霞解释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营秩序,“一辆正规的出租车,要向国家缴纳为数不少的费用,有偿拼车的私家车主不需缴纳这些费用,但却拉走了正规出租车的一部分客源。”
另外,姬霞认为拼车对车主和乘客的利益都缺乏保障。
“每一辆出租车在搭载乘客的同时,也就等于和乘客签订了协议,一旦出现交通意外,出租车或其所在公司将会依法对乘客进行合理赔偿。而私家车一旦出现问题,事故责任则很难判定,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纠纷。”
对于部分市民对拼车甚至有偿拼车的欢迎,姬霞表示也十分理解。但是除非郑州也像深圳那样,出台具体的允许和鼓励拼车的规定,他们才能改变对有偿拼车的处理方法。但她表示目前尚未听说郑州市近期内会出台相关规定。
唇枪舌剑市民热议拼车是非
针对管理部门的说法,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许多“拼车族”和普通市民的不同看法,显然关于拼车现象是否合法已经引起了一场大争论。
反对拼车市民:
医务工作者燕先生认为,拼车首先不过关的就是安全问题。
“拼车人彼此不熟悉,一旦大意很容易陷入骗局。男司机对女乘客进行骚扰、女乘客对男司机敲诈勒索,即便是同性,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端。前段时间,北京就因为拼车出现车祸,双方赔偿出现争议而导致拼车双方对簿公堂的不愉快事情。”
支持拼车市民:
前文提到的“拼车族”刘先生是拼车的铁杆粉丝。
有车一族同样也有不少拼车的支持者。一位名为“庆丰车影”的网友在自己的征集“拼友”信息中写了首打油诗道出了拼车的初衷:“油价真够贵,保养价更高,你若掏腰包,我就把你捎。”
而在一些网站关于拼车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支持拼车的人认为,拼车不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又能减轻城市道路的负担,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应该予以提倡。
出租车司机:在农业路与经三路交叉口附近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对有偿拼车很是不满:“如果拼车收钱,那不跟我们出租车一样了吗?他们又不缴各种费用,这对我们来说可不公平啊。”
而同为出租车司机,车牌号为豫AKH416的郑师傅说,目前拼车并不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意。因为拼车族主要是走远途,而打出租车的人中短途的居多。因此,在客源问题上他们并不存在争端。
“黑车就是黑车,就算把拼车的都禁止了,他们照样会去拉客。说拼车就给黑车提供了掩护是站不住脚的。”郑师傅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律师学者建议细化拼车法规
郑州市呐喊律师事务所的武英林律师认为,按照现行的一些法规,界定拼车是否违法,关键是看当事人是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客观上收取了多于车体本身消耗的费用的拼车行为进行判定时,需要对车主收取的费用进行量的考证。也就是说,如果收取的量较大则是违法,反之就应当视为合理。武英林同时指出,在具体判定私家车是否违法这件事情上,执法部门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他认为应该在今后的立法中对类似拼车这种介于互助与盈利之间的行为给予更清晰的规定。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惊雷副教授认为,拼车现象的流行,除了城市框架拉大后的出行需要外,人们对于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促使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李老师指出,这里的时尚并非简单地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追逐,它还包括对节俭,对环保、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拼车应该是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一种值得提倡的现象,当然这是要以相应法规的健全和监管体制的建立为前提的。
“拼友”支招政府搭建“拼车之家”
大家对拼车是否违法的讨论还在继续,而刘先生仍然在继续寻找着他的“拼友”。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得找车拼。否则,上下班真的是个问题。若政府不让拼车,总得给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我们的出行问题。”
刘先生的考虑正是很多人的想法。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减轻城市的道路负担,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鼓励车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些国家,在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德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顺风车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行业。在一些大的顺风车公司里,甚至设立了分支机构。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
目前顺风车可以说在一些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形式。而在我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为它寻找一个不错的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各个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提醒“拼友”安全保障不容忽视
面对拼车现象,广州、深圳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凸显出拼车目前的尴尬现状。尽管争论依旧,但“拼车族”的脚步并未停止。对于那些仍在拼车的市民来说,最令人担忧的是安全保障问题。
记者采访了在郑州保险业界从业多年的徐女士,她介绍说,各大保险公司目前均没有针对搭顺风车人的专门险种。平安人寿的意外伤害险中,有专门的交通意外保赔,顺风车并不在此列。搭顺风车时搭车人发生意外伤害的,只能在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中进行理赔。因此,在拼车之前,首先就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以防事故发生后出现更多纠纷,另外就是拼车双方要提高防范意识,事前进行深入了解,防止上当受骗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