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娱乐 > 社会车闻

汽车故事:用书法诠释汽车设计的痴人

  “汽车的外形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平衡的艺术,讲究对称、协调。二者相通,共同展示"气、韵、神"的风格以及"型、势、力"的结构。”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丁长琨的博客上看到了一篇论述“汽车与书法”的文章后,与他取得了联系。


  居住在长沙的丁长琨,现供职于某医药公司。这样一个非汽车专业人士,竟在网上写出长篇大论,阐述书法与汽车外形的联系,并声称若能将二者巧妙融合而加以运用,中国的本土汽车设计将更能突出自己的特色。

  丁长琨花了近一小时的时间耐心地为记者讲述他的“理论”。他认为,一辆汽车的设计中可以彰显设计者的设计风格,甚至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普通民众的思维习惯,而书法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

  丁长琨的理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附有大量例证和对比分析。“汽车和书法主要都是通过线条来表达美学特点。不同的车型可以找到不同的字体与之对应。”于是,在他眼里,奔驰C级、E级车与唐代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都是聚敛线条精华的同时彰显锋芒的艺术佳品;宝马5系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是通过流畅线条彰显活泼与自然,虽无放纵,也不古板,体现出驾驭线条的技巧和难度;奥迪A6与《曹景完碑》的共同点是明快、庄重、大气,通过简洁、圆润、优雅的线条,达成熟、庄重、稳健又不乏活力之势;凯美瑞与颜真卿《多宝塔碑》有着类似的布局端正,气势雄厚;而颜真卿的晚年作品《勤礼碑》之表达方式则又可与大众系列车型相对应,通过厚重单调的笔法,创造出稳健、协调、安全的视觉效果;欧阳询的“欧体”(也称“率更体”)与广本雅阁都是整体线条明快、流畅、精确,给人俊秀、明爽、犀利的视觉效果;还有唐代怀素的草书,其洒脱、飘逸对应的就是诸如法拉利这样的跑车……此外,方正剪纸体与凯迪拉克、宋体与本田飞度、幼圆与QQ、琥珀体与丰田霸道、华文新魏与别克未来概念车等等,都有着形与神的关联。

  凭着这套理论,丁长琨还对一些车型“评头论足”:有的车两厢变三厢后前轻后重,视觉中心严重后移;有的车协调性不够,尾部收峰太重;有的车存在细节粗糙的缺点……

  为了研究这些,丁长琨足足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曾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但后来中断了。萌发研究“汽车与书法”的念头是由他买车、用车引起。丁长琨总觉得自己的新车车身比例有些不协调,为了换车,他就开始观察马路上跑的各种车型设计的优缺点。正好那段时间他也重新开始练习毛笔字,不经意间发现,写得不好的字跟看着很“别扭”的车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类似的地方。于是两年多下来,丁长琨便琢磨出这样一些想法。

  但是,理解他的人似乎不多。“没有相关资料可以搜寻,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很少有人相信我的"理论"。由于,在研究车与书法的关系上,付出了不少心血,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以前我的工作业绩一直不错,但是现在在单位排名也成了倒数。”丁长琨开玩笑说,有时候喜欢在别人的汽车旁边转,边转边琢磨,还被人当成“偷车贼”。当他告诉家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写本书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没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也可以互相探讨。”丁长琨说。

  记者问,汽车设计不仅是为了外观具有美感,还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风阻系数等多种因素,用书法的规律来设计汽车行得通吗?丁长琨答道,他并非要否定稳定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因素的存在,而是强调外形的相对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他还说,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线条不是固定的,是在保持固有风格的前提下,随心所动而跃然纸上。通过对浓淡、虚实、疏密、润枯等各种技巧的学习、领悟,可以发现其无穷魅力和实用价值。“书法可以给生活很多启迪。不光是汽车外形设计,其他产品设计、服装搭配、家庭装修中都可以借鉴书法的神韵。”他说。

  丁长琨的文章还没有写完,也不会完。他告诉记者,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都会坚持下去。

  愿汽车“痴人”再多一些

  一个从未学过汽车设计的人,竟声称自己发明了一套汽车外形设计理论。且不说这套理论有没有道理,其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痴人”并不少见。比如自己“造车”的人、老爷车收藏者、车模爱好者、卡车发烧友等等。他们的很多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说出的话也被当作“狂言”。

  有人将他们的出现称为“汽车痴人现象”。究其根源,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而且越来越普遍,都是源于汽车社会的到来。汽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重要的一部分,有的人把汽车当成代步工具,有的人把汽车当成朋友;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爱车,所以开始“研究”车,他们时刻思考着能为汽车社会做点什么。

  笔者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有这么一个男孩,在外人眼里,他对公交车的痴狂已经“走火入魔”。不管有事没事,每一条线路,他都要亲自去乘坐、去体验。北京几百条公交线路,从哪儿始发,终点到哪儿,途经哪些站,没有他不清楚的。更难得的是,这个十多岁的中学生竟然设计出一套公交线路改革方案。不管这套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可行,但他的“痴”,有“痴”的依据,也可以感动很多人。

  我们常说中国汽车工业缺乏自主创新精神,或是说真正的自主创新太少。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多人,他们满怀对汽车的热爱,提出林林总总关于汽车的设想,这也是创新的延伸。谁又能保证他们的理论全都是无稽之谈呢?

  笔者看来,对于他们的各种想法我们可以提出质疑,但是,他们这种对汽车的“痴情”,值得我们敬佩,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丁长琨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