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北京现代、乃至整个韩系车的评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舆论的焦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北京现代下滑的销量上;北京现代官方曾经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2007年是成为北京现代的“调整年”。那么,是“调整”带来了“下滑”?还是“下滑”造成了“调整”?亦或二者互为因果?希望本文能为“沉浮”于中国车市的各大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提供一点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信息。
“持续高速发展”是 “调整年”的客观需要
在高速发展之后,经历一个短暂的调整期,这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包括大众、通用等,无不经历过这一阶段。2005年大众的市场份额,销量都双双陷入低潮,为此,范安德以及一批本土高层的上任,标志着大众步入全面调整期。整合南北大众资源、加快本土化、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中国市场,通过战略调整,目前大众开始步入又一个增长周期。上海通用的品牌调整也是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多品牌战略的互补作用从2007年开始初显效果。
北京现代成立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成立4年用5款车销量就达到80万,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绝无仅有的。销量的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就给北京现代在内部管理、渠道建设、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06年底,在经历了4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北京现代提出,将07年定为“调整年”,工作重点就是要“合全公司之力,加大企业内部的调整力度,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从这一意义上说,目前北京现代的调整,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自主选择,同时也是是其持续高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产能限制”是“调整年”的必要条件
北京现代在05年6月,完成了30万辆产能改造,新添的生产线于下半年投产。06年开始,拥有30万辆产能的北京现代一工厂开始全负荷运转。同年4月,北京现代二工厂奠基,9月开始建设,将于08年5月正式投产。由此,北京现代将在近2年半的时间内保持30万辆的产能、且生产线配置和厂房建设也将延续05年下半年开始的状态。硬件条件的限制放缓了北京现代新品推出的速度和企业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修正由于快速发展所带了一些内部问题,“产能限制”成为“调整年”的必然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产能饱和虽然使企业的调整得以付诸实施,但客观上,饱和的产能、既有的厂房面积和生产线配置直接阻碍了北京现代推出新品的速度,这让北京现代在07年,面对其它厂家新品迭出的市场,就显得非常被动。但长痛不如短痛,北京现代希望07年的盘整能够为其08年的再次起飞提供积蓄更多的力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内部调整”是“调整年”的工作重点
针对中国轿车市场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北京现代确立“内部调整”为07“调整年”的工作重点。针对北京现代内部的“机构调整”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内容:除了第二工厂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机构调整还包括强化区域管理部门职能、推行高效的物流运营,通过扩充办事处职能,强化区域现场管理机制,以办事处为中心提升特约店的营销能;
针对经销商的“商务政策调整”也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内容:继续开发促进销售的终端功能,扩大特约店融资的支持力度,扩大消费信贷的支持范围;着手调整商务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二手车业务,加强配件市场的管理,加大在3、4、5级城市的市场网络密度;继续建立办事处、培训中心、中转库、配件中心,为特约店提升竞争力、降低损耗等;
另外, “产品调整”和“成本控制”是北京现代在“调整年”中应对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降低采购成本、调整企业内部运营机制、推进机构改革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推出最对路的细分车型,通过延展产品线,增大覆盖用户的范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市场变化加大了 “调整年”的压力
07年轿车市场的新变化,加大了北京现代“调整年”的压力。一方面,老牌合资企业前几年的调整和积蓄在07年开始奏效:不断推出的新品、密集的降价给市场带来强大冲击力;另一方面,2007年是自主品牌集中发力的一年,上涨速度平均达到30%。此市场环境将北京现代置于“双面夹击”中,为北京现代的“调整年”图增了不少压力。但自主品牌崛起所造成的新的市场格局也让北京现代“调整年”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更高的要求,让北京现代的调整拥有了更多前瞻性的内容。
在众多合资品牌中,较近的地缘关系、较短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文化背景让以北京现代为代表的韩系车为中国的自主品牌车提供了更多值得借鉴和研究的课题。北京现代07“调整年”的成因、调整的内容,以及如何在调整的同时应对市场竞争,都为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