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购车资讯 > 消费环境

拒绝车内藏“毒”倡导“健康汽车”时代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无疑已经进入了汽车的时代,每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让中国迅速顶替德国、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汽车消费大国。但是,无论如何,汽车消费对于国人来说,尚处在“启蒙阶段”。看一看汽车广告的诉求点吧:宽敞无限的车内空间,疾速奔驰的飞车场面,窗外流动的旖旎风景,与佳人共度良宵的美妙时刻……有几个是在诉诸理性?多数是在感性地“造梦”,在向梦想买车的家庭以及小资、富豪们营造一种品质、时尚、令人艳羡的情调……

  但是,如果有人说,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如梦般的不切实际,你会怎么想?就像当年很多人一个劲儿地追求房屋装修的奢华,而最终掉进了甲醛、苯和TVOC污染的陷阱一样,越来越多汽车车内空气的不断污染也在危害着开车人以及乘车人的健康。

只要你不是那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在短暂地感性痴迷后,你终究会认识到:健康是品质的基础。真正的品质、时尚在于绿色、健康和安全。光有情调,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在一个倡导绿色、健康、安全的时代,“健康汽车”的概念浮出水面。

  健康汽车价值几何?

  能够帮您找到什么是您车里的污染源。

  能够为您探询您的车里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CO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到底有没有危害到您的健康。

  能够为您找到最权威的健康专家寻求解决之道。

  能够引领一个新的汽车潮流。

  “健康汽车”更主要的是针对“车内环境”,它要求车内环境尽量做到无污染或者少污染,不至于影响车内人的健康。它涉及到车内设计、内饰件的质量,以及乘车人的使用习惯,如此等等。

  说到此,大家可能明白了,“健康汽车”的概念到底触动了哪根弦?其实就是汽车厂商对于车内环境的环保意识。内环境影响汽车使用者本人,所以人们才应该也必须“切实”地关心。

  我们倡导“健康汽车”,实际上是在反映一种舆论,迎合一个即将到来的市场。

  虽然,目前它还没有一个标准,但提出概念在于倡导,制定标准在于落实,概念总是在标准之前。

  让我们想像这样一幅画面:绿色家园,健康汽车,车来车往……

  “寻找健康汽车”活动启动

  国内在售百余款车型都将接受体检

  从今天开始,由北京晨报组织的大型调查活动——寻找“健康汽车”将正式启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本报将联合权威检测机构,通过统一的调查模式对国内汽车市场在售的超过百款车型进行车内空气检测,涉及汽车厂商也将达到创记录的30余家。并将由权威健康机构和专家对所有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针对其空气质量状况是否存在对人体危害等作出相应的论证。

  近年来,有关汽车内部空间存在空气污染的问题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关注。据中科院国家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对2000辆车进行的为期7个月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发现92.5%的车辆都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而这种威胁正在侵蚀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这一关乎车内人员健康的标准,而各个厂商对于车内环境标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使得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无从知晓他购买的车是不是健康的。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国内需要有一个第三方中立机构对现有车型实行统一标准的检测,以提供购买参考的依据,而各汽车厂家亦需要通过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更好的进行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

  本次大型调查活动面对的将是全国范围正在热销的汽车,本报将按价格区间进行分类并统一检测,9月份将正式公布调查结果。

  一辆车藏“毒”上百种

  一辆空间不超过5立方米的车内究竟“藏”着多少“毒物”?这个结果是一般人想不到的。1995年,新泽西州科学仪器公司的官员在对一辆全新的林肯Continental检测时发现,车内共有高达1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两个月后,这些物质的浓度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还是很容易就检测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保护会议也指出汽车污染化合物品种太多,他们选择了优先考虑的28种化合物作为监测代表指标,而这只是车内“毒物”的一小部分。

  车内有毒化合物的一大特点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急剧增加,主要原因是车内材料有害气体的释放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有研究报告指出,当车内空气从26℃上升到63℃时, TVOC浓度至少增加5倍。我们检测中心的研究显示温度增加10摄氏度,污染物浓度近乎上升一倍。在温度很高时,即使是使用多年的车辆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也会很高。

  这使得夏天的车内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在酷日的毒晒下,几个小时内车内装饰材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全面释放,污染物浓度快速上升,车主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无异于进入一个空间狭小的密闭“毒气室”。打开空调降温并非解决之道,相反,附着在蒸发器上大量霉菌反而会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使车内空气更加危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空调循环过滤系统内极易产生螨虫、霉菌、胺、烟碱等,汽车内50%以上的霉菌、70%以上的螨虫来自于空调过滤系统。

  因此,高温酷暑正是车内空气“中毒”的高发期。今年的8月,晨报为您揭开目前销售的上百款车的车内空气危险指数,车是减少我们征途疲累的工具,而非吞噬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晨报此次大范围抽查只有一个目的,让买了车的消费知道车内的空气状况,及早进行预防解决,没买车的消费者看清楚哪些车是相对“安全”的车,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能选择到真正的健康汽车。

  车内空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多达百种,主要成分为苯、甲苯、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等。这里所列的每种“毒物”都对人体有着不可忽视的损害。

  甲醛:一种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长期接触可能引起鼻腔、口腔、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癌症。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密闭1小时的空间里,每立方米空气中甲醛释放量不得大于0.08毫克;如达到0.1-2.0毫克,50%的正常人能闻到臭气;达到2.0-5.0毫克,眼睛、气管将受到强烈刺激,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达到10毫克以上,呼吸困难;达到50毫克以上,会引发肺炎等危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苯及苯系物:为无色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的气体,易挥发为蒸气,易燃有毒。目前,苯系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的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甲苯和二甲苯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肾和肝的暂时性损伤,反复暴露在甲苯环境里并用鼻吸入甲苯会使大脑和肾受到永久损害。研究表明,苯及其同系物对女性危害尤其大,如母亲在怀孕期间进入严重暴露的甲苯环境,会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此外,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响。

  新闻回放

  八成车内

  可吸入颗粒物超标

  日前,美国生态研究中心在其官方网站( www.healthycar.org)上公布了他们经测试发现内饰最具毒性的十大“最毒车”,其中包括车主们很熟悉的日产丰田铃木斯巴鲁雪佛兰等品牌。研究称这些新车的气味会引发一些急性或慢性病症。无独有偶,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也几乎在同时公布其研究结果--超八成抽检轿车车内可吸入颗粒物超标。

  美国生态研究中心在报告中称,他们测试了从2006到2007年之间的200多款车型的非废气有毒程度,测试的部位包括方向盘,控制面板,扶手以及座椅等等和乘客密切相关的地方,“有时候你在车上闻到的一些‘新车气息’就是从这些部位挥发出来的,这些气味经常会引发一些急性或者慢性的病征。”如果每天在车上呆一个半钟头,这些有毒的部分就成为了潜在空气污染源。

  为了采样顺利,来自生态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使用了一种随身携带的X射线荧光仪,能够在60秒之内鉴定出物质的成分。他们针对每一款的15个组件进行了检查,包括:方向盘,换档把手,座椅扶手/中央控制台,仪表盘,地毯,坐席,坐席靠背,硬质门饰,软门饰,配线,车窗密封件等等,这些都是最容易直接和乘客接触的物件。

  “我们研究发现,一些车内使用的材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生态研究中心对于调查此次车辆安全独的负责人杰弗吉尔哈特表示,“那些制造商完全没有任何借口来使用这些材料,它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无毒的物质来代替。”一些最常见的有毒化学材料包括:溴,氯 (经常以聚氯乙稀或者说PVC,可塑剂的形态出现);铅以及重金属。

  在国外,车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公认的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各汽车消费大国对此高度关注。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就曾出现过多起因车内空气污染伤人致死的事件。鉴于此,美国把室内和车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2006年,美国AnnArbor环境集团发布了题为“任何速度都有毒”的检测报告,称车内空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含量是家居和办公室中的5到10倍。该集团采集了11个国际著名汽车品牌的车内灰尘样本以及挡风玻璃薄膜样本,经化验分析后显示,车内普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车内坐椅、地毯、扶手和电线胶皮等都会产生对人有害的化学物质。研究测试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的挥发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

  欧盟环保部门和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反规定,将负担巨额的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甚至主要负责者将会被判刑。日本汽车生产厂商专门针对车内空气污染开发了一系列附属产品,包括带除菌功能的新型汽车空调等。韩国汽车比较接近日本车系,通过高科技自动监测空气质量。高档车还配备了空气质量传感器,一旦车外的空气质量超标,就会自动切断风门,阻止废气流入车内。2007年4月,美国生态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十大“毒车”黑名单,多个知名汽车品牌上了这张黑榜单。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车内空气质量的具体标准,加之家庭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促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完全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测试,各种配件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在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完全留存在车内,而新车车主直接成为吸收者。据专家介绍,车内空气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操控台、坐椅,车顶毡、脚底垫以及零配件和胶水等汽车本身的物件都是在一刻不停地释放着有害气体。大量对人身体有害的甲醛、苯、甲苯、丙酮等物质充斥车内。

  很显然,国内汽车生产商在从美、日、德等国家引进汽车制造技术的同时,治理车内污染的技术和意识却没有同步引进。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