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选标准:
2007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遵循国际上年度车型评选的通用办法与中国汽车市场特点相结合的评选原则,以“先进性、自主度、价值和市场表现”为四大评选标准。
1. 先进性:包括动力性、安全性、操控性、配置与革新、舒适性、风格与设计、制造水平、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A. 动力性:主要包括加速、爬坡、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可测性能指标及厂家提供的产品数据所反映的汽车动力性能。实测数据: 0—100公里时速提速所需时间。
B. 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考量安全装置的多少,如ABS、安全气囊、ESP、倒车雷达等。实测数据:时速100公里—0制动距离的长短;
C. 操控性:包括转向、换档和制动的灵敏性、弯道平顺性等操控性能。实测数据:按专业标准进行高速移线测试,获得最短移线时间。
D. 配置与革新:功能性配置和新技术的应用程度。
E. 舒适性:包括噪音、空调、空间、内饰、避震、座椅、仪表设计合理性等的评价。
F. 风格与设计:包括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新颖性评价。
G. 制造水平:包括制造、装配、工艺水平等的精益性评价。
H. 经济性:重点考察燃油经济性。参考发改委公布的油耗指标。
I. 环保性:达到国家几级排放标准,选材是否考虑环保指标,工厂是否通过环保认证等。
2. 自主度: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程度,如发动机、底盘平台、车身总成、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程度的评价。
3. 价值:即性价比,在同档次的车型当中性能最好、配置最高、价格最低的车型为性价比最高。以2007年9月30日的市场价格为依据。
4. 市场表现:包括销量、售后服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评价。
二、评选步骤:
本次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1、初评
初评阶段分专家打分和消费者投票计分两部分,权重分别为80%和20%,采用排名积分的方式计算。排名前10名的车型进入终评阶段。
每个评委推荐5款车型,得票总数排名前5名的车型进入终评,同时,消费者投票排名前3名的也进入终评。
2、终评
评委会通过投票和辩论等方式最终得出年度车型:自主品牌年度车型大奖1名;单项奖:自主品牌年度最佳造型奖、自主品牌年度技术创新奖、自主品牌年度最佳市场表现奖、自主品牌年度最佳动力奖、自主品牌年度最佳操控奖各1名。
三、评选依据:
1、 车型基本介绍(包括厂家填写的选送车型申报表及其他有关参选车型的资料);
2、 消费者调查报告(由专项调查产生);
3、 网络投票结果;
4、 物理测试数据;
5、 评委试车报告(包括专家评委和专业赛手的测试数据和试车评语);
6、 终评会评委现场交流意见及投票情况。
四:奖项设置:
自主品牌年度车型大奖
单项奖:
年度最佳造型奖
年度技术创新奖
年度最佳市场表现奖
年度最佳动力奖
年度最佳操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