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认为,在零部件产业取消对外资企业控股比例限制之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出现了严重的独资化倾向,但自今年以来,外商的投资策略却出现了新的变化。
联合
据新华社报道,著名精密仪器制造商、在日本汽车零部件领域举足轻重的日本精工集团将在中国投资设厂,专门为中国新兴汽车厂商提供廉价的汽车零部件。
有关媒体报道说,今年12月,精工集团将与浙江万达集团合资兴建一家新工厂,专门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汽车厂商批量生产低成本的汽车方向助力系统。“新合资工厂将生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精工和万达分别出资60%和40%,专门提供给中国的汽车企业。”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日本精工中国总部)广告部经理宋女士表示,工厂将落在浙江。
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浙江万达集团办公室莱主任也表示,精工与万达将在近期联手,共同生产优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新工厂已经建成,而且就落在万达集团的厂区之内。据了解,当前,国外轿车和轻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清华大学以及安徽、上海的一些企业均有此方面研究,但都没有大型的产业基地。
就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随着汽车产业的升级,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先进的发动机系统、转向系统、底盘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将会有所提高,跨国企业在这方面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自主企业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将会具有新的市场背景。
万达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以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为主,目前已与奇瑞汽车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关系,产品还应用于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湖南长丰集团等多家整车企业的车型之中,具有良好的零部件事业网络;而日本精工集团,在精密加工方面具有优势,已经在中国建立了7家独资企业,此次与万达集团的合资尝试,意在中国发展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
变化
其实早在去年开始,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就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去年11月20日,奇瑞与美国江森自控公司合资组建的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就可以看作跨国企业加快零部件合资脚步的一个标志,而在今年,这样的举措还在不断地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新签约的中外零部件合资企业有12家,零部件合资项目为3项,其中不乏有一汽解放与德国道依茨公司成立的年产能力20万台柴油发动机工厂,中国重汽与爱尔兰投资1亿元建立的独立悬架系统生产基地,北汽控股与美国江森生产车身控制系统、仪表显示系统等汽车电子部件在内的多个大项。
尤其是在第三季度,跨国企业的独资项目更是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新签约的企业只有两家:今年7月德国大陆汽车系统宣布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研发中心,以及今年9月加拿大麦格纳旗下的动力总成公司投资的麦格纳动力总成(常州)独资公司。
外商的投资方式也逐渐有了改变:与国内企业合资,生产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专门供应给中国汽车厂商。以往,日本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在中国只是以服务于日系车商为主,很少有专门向当地汽车企业提供产品的工厂,而此次精工集团将与万达集团的合作,一方面代表了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日、韩等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业务。
博弈
据万达集团介绍,早在1997年,万达就已经有向汽车助力转向系统领域发展的意识,但当时打算成立的浙江萧山沙基诺转向机有限公司——一家与美国德尔福公司合资生产汽车转向机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企业,最终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终止。
“与日方的合资,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生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是以他们的研发产品为主,而我们提供供货渠道。借助新的平台,万达集团可以吸收一些先进的技术,借助这一技术的结合,将为公司的发展赢得重要的契机。”莱主任表示。
有这样一组数据,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已有70%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而且,投资零部件企业的外商70%选择了独资。
由首选独资逐渐转变为合资合作的加强,对行业发展当然是个利好,业内人士分析,这方面还是因为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发展所致。
国家《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力,争取到2020年成为全球零部件生产大国、跻身国际零部件工业强国,而随着众多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业务的开展,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他们也逐渐意识与本土伙伴合作的必要性。
但外方不会将技术主动送到中国,据了解,此次合作日中双方60%和40%的控股比例,还是万达集团最终争取得来的结果。这也是大多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做法,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外方就要求占有更多的股份,在今年2月德国格特拉克集团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合资组建的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中,德方的股份就达到了66.7%。
而与外商直接独资相比,合资控股的风险在于,跨国巨头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关键的汽车零部件投资项目方面拥有绝对控制权,本土企业的弱势话语权,必将给自身发展带来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