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佑圣观路68号的 “街坊酒家”有一个响亮的别称—“开心厨娘”,这是一个充满爱和欢笑的地方。这里的老板娘——高水娟是一个爱心满满的好好阿姨。高阿姨是浙江省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她曾获2005 年度“浙江省十佳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暑假中以绿色小记者的身份我们第二次来到这里,感觉还是一样,一下子被老板娘爽朗的笑声感染了。
废油变成肥皂
小饭店开业一个月后,积攒了近10斤废油。有人来小饭店回收,3毛钱一斤。高阿姨不想把废油卖给做辣椒油的小贩,她说:“这样会危害人的健康,我们不赚这个昧心钱。”高阿姨从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一次绿色沙龙活动中得知,在台湾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动手利用厨余废油做肥皂。她想:要是杭州也能这样该多好,每个人做出点滴贡献,就能让我们的环境随之跃进一大步。
如今一块免费培训“废油做肥皂”技术的宣传牌醒目的立在小饭店门口,你可以领到一张制作方法的说明:倒水390毫升,放入一大勺糖和一大勺盐,然后加入145克烧碱,将这些东西一起搅拌2分钟,再把1000毫升的废油倒进去,边搅边加入两大勺面粉。搅拌15分钟后,就可以倒出来装盒了。在通风的地方放置2到3天肥皂成型,半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由于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制作时务必注意安全。
我们第一次(今年四月)来到这里,就是和高阿姨一起教一群小学生利用废油来做肥皂,说实话我没想到她还能坚持做下去,而且干得很出色。
节能从点滴起
时间临近中午,顾客陆续来了,他们像自家人一样亲切地老板娘打招呼,点菜时高阿姨总会提醒顾客不要多点,够吃就行,浪费可惜。我不禁暗暗的佩服,开店总还是要赚钱的,高阿姨真不简单呀!高阿姨告诉我们,近段时间肉价上涨,但小店的价格未变,有的顾客主动要加点钱,真让她感动。小饭店里用的都是节能灯,平时小店在节约用电方面也很注意,这么个饭店平均每月仅耗去六百多元电费。小店还承接了附近几个单位的中餐外送业务,所使用的饭盒都不是一次性的,每次用餐后经过消毒又能再用。高阿姨说“在节能方面我要极力推荐这位在这里打工的阿姨了,她很注意节水,每次洗拖把用的都是淘米水。”她又说“这不仅是为自己做,也为社会做,环保要从点滴做起……”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高阿姨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始终笑着和我们谈,的确她快乐地做着每一件事!
“绿”意满店堂
高阿姨从98年起与环保结缘。当时她是一家食品商店的营业员,“一天一位老大爷来买东西,付完钱后,老大爷顺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很旧的布袋子,当时我拿出一个新的给他(那时的塑料袋要2毛钱一个,因为老大爷买的东西多,所以可以送一个),大爷没有拿,还告诉我塑料袋不是好东西,它污染环境。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
现在“开心厨娘”就像一个环保驿站,这里有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的资料,有人会赶过来拿环保宣传单,也有顾客向高阿姨表示想加入环保协会。高阿姨说:“我最有感触的是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动,来这里的客人都很照顾我,我真的很感动的。而且在我们店里,我与员工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搞环保的人开的饭店,也让他们逐渐懂得怎么做才更环保。”
有爱才有快乐
在这个仅仅20 平方米的小店里,一幅“善良是宝”的卡通画和一份报纸的放大图占据了墙壁上最显眼的位置。高阿姨表示,这并不是炫耀什么,只是要给自己一种压力。“这是我开的店,我的店就要以诚信为先,不能有愧于我的称号。所以把它挂在那里,希望大家相信我。”接手这个饭店前高阿姨在一家药店做收银员,她在工作台前贴着 “善良是宝”的卡通画,这幅以“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就充满着甜蜜和喜悦”的画,曾感动了许多到药店来买药的顾客。因为这幅画,高水娟被熟悉的顾客称为“传递心情的使者”。今年年初饭店开业前夕,高水娟联系上了附近的梅花碑社区,盛情邀请社区的残疾人及困难户,在饭店开业的当天来这里吃一餐爱心饭。“在我的生命中,有许许多多人曾给过我支持和帮助,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将他们的爱延续下来,尽我的能力,把爱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从中也得到快乐和收获,”高水娟说,“有爱才有快乐。”
其实“开心厨娘”到高阿姨这已经是第六任老板了,因为对面“油爆虾”餐馆在杭城很有名气,所以小店生意一直不好,但高阿姨捧着一颗真挚的心经营着这家饭店,她说:“小店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在慢慢的成长,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把我的孩子培养成才可是很有成就感的噢。”她说她要让顾客走进“开心厨娘”,就像来到自己家一样。她用她的爱和微笑感染了每一位顾客!
还是让大家看几张照片吧,也让你感受一下“开心厨娘”的与众不同,请您有便时一定去看看,小店就在杭州城站火车站附近的佑圣观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