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此形容车险业务再恰当不过。谓之成,是因为车险业务占据财产险市场6成保费收入,得车险者便掌握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谓之败,则是因为车险业务无利润可言,且业务规模越大亏损越多,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成与败若此,怎么办?出路在于各方努力,双管齐下,降低赔付率,缩小费用成本;同时再辅之以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惟有如此,沪上车险才能早日实现盈利。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今年1至10月,上海车险保费收入53.67亿元,同比增长29%,远高于同期上海财产险约20%的增长。有车险业务收入的财产保险公司里,保费收入同比下降的只有是平安、天安、华安、美亚和东京海上这5家。
尽管多数财产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颇丰,但提起车险时却家家都有颇多的无奈。有业内人士表示,车险是绝大多数中资财产险公司的主营险种,但因赔付率和费用成本率过高,这一业务长期陷入亏损状态。
赔付率上升
车险是否能够实现盈利,关键取决于两大因素———赔付率和费用成本。一般来说,车险满期赔付率低于55%就能实现盈利,而简单赔付率并不能作为衡量盈利情况的标准。
2000年以来,车险赔付率直线上升。某中资财产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因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调整,人伤案件的赔付金额上升较快,不少省市多次上调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标准,涉及的赔偿费用包括生活费、丧葬费、交通费等等。如上海针对长期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将其交通事故的身故和伤残的标准,等同于本市城镇居民的标准;浙江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无形中也提高了交通事故的人伤赔付标准。
车险理赔中的道德风险更导致赔付支出增加。一些汽车维修企业为骗取高额保险赔款,不择手段、挖空心思制造假案件或扩大事故损失。而保险公司查勘定损能力的不足,以及业务为先的发展策略,无意间纵容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蔓延。
2003年,保监会正式放开车险的费率管制,中资财产险公司之间的车险低价倾销也由此拉开序幕。当年,上海车险的平均赔付率窜升至70%,个别公司甚至达到120%。车险迅速沦落为保险公司实现盈利的最大“绊脚石”。
费用成本增加
费用成本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人力成本、各项准备金、税收、中介手续费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
中介手续费不断走高直接导致车险综合成本率直线上升。根据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支付给中介代理机构的手续费,商业险不得高于15%,交强险不得高于4%。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海地区每笔车险业务的中介手续费平均为保费收入的15%;一些新开张的财产险公司,手续费水平最高的可达到35%。根据某保险中介机构的广告,保费满6000元可获得1500元的加油卡,这岂非明明白白地宣布:该中介拿到的手续费水平不会低于20%吗?
同时,老公司面临更多的成本是客服理赔团队,而新公司则将更多费用于业务开拓。在人保、太保、平安等大型财产保险公司,按照车险的业务占比,费用成本还包括相等比重的固定资产折旧。
扭亏为盈需双管齐下
如今,国内财产险公司的盈利大多来自投资回报。专家认为,在投资环境向好的时期,车险业务只要持平就可以视为盈利,其带来的巨大现金流足以让保险公司获得满意的收益。若资本市场进入低迷期,那么就需要在降低成本、提高承保利润上下功夫。
据上海保监局统计,2005年,上海通过调整产险业务结构,实现车险整体盈利,利润达到1.12亿元。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新主题的增加,以及个别公司再次大力发展车险业务,争取市场话语权,上海车险市场去年再度陷入亏损。
据悉,目前,监管部门已加大了保险公司不规范竞争的监管,如禁止保险公司通过赠送现金或加油卡的形式促销车险。但不少中介公司仍然我行我素,打广告送礼品。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保险中介机构掌握了8成以上的客户资源,迫使保险公司不得不支付中介满意的手续费。由此看来,车险要真正实现盈利,必须及早加强对手续费的监管力度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