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亚运会召开日期11月12日至27日正是广州地区灰霾多发期,怎样保障广州的空气质量呢?近日,广州市环保局召开了“广州市环境决策咨询专家会议”,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中国环科院大气所柴发合研究员,和在穗的其他21位专家为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的保障问题献计献策。
加强南沙地区环境气象研究
据悉,广州已经制定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方案,专家们围绕着广州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010年亚运会召开日期11月12日至27日正是广州地区灰霾多发期。针对灰霾问题,中山大学的范绍佳教授建议,广州应合理布局工业,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机动车排气和污染物总量分布。他还建议对已有的大气自动监测数据(本市及粤港合作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开展城市、尤其是南沙地区环境气象研究,利用和整合大气监测、卫星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开展广州地区灰霾天气机理及控制研究。
广东省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陈慧明高工通过比较近两年的空气监测数据,指出我省空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且略趋好转,但污染的区域性化突出,污染核心带是珠江三角洲,大气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且呈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复杂及综合性污染趋势,提出了空气质量区域协调管理意见。
构建珠三角地区协调机制
中国环科院大气所柴发合研究员提出了区域控制的5条具体建议:1.加强对以卡车为主的运输车辆排气控制。2.广州的电厂脱硝未启动,应抓紧开展对电厂的NOx排放控制。3.珠三角的人流物流密集,仅广州实行欧Ⅲ标准是不够的,应请省协调亚运会前在珠三角实行欧Ⅲ或欧Ⅳ标准。4.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环境状况相互影响,广州市应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提出构建珠三角地区的协调机制方案,由省协调。5.北京市曾实行机动车单双日出行和停开130万辆机动车试图改善空气质量,其效果并不明显,广州应加以总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指出,由于珠三角城市间大气相互影响,区域控制显得特别重要,可借鉴北京的经验推动区域合作。区域污染源情况要摸清,可利用监测网络数据,建立空气预测模型、确定计算系数。如果对颗粒物排放的控制不得力,空气质量指标及格但能见度低,还不能解决“霾”的问题,因此要重视控制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