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发展都有盛衰周期,车市也不例外,已经高位运行3年的中国车市还能繁荣多久?
站在2008年年首,预测今年中国汽车业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不是只能依赖占星师手中的水晶球。
即使不考虑奥运因素,2008年也将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常的年份:上南合作的余波还远没有结束,国内车企间的兼并重组才刚刚开始;新能源汽车政策已基本明朗,混合动力车将更受青睐;不管是否开征燃油税,汽油价格仍将我行我素继续飚升……
除了这些已知的因素,和往年一样,今年还将产生更多未知的因素。
对于未知的未来,没有谁握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但我们可以通过规律来判断。
以史为鉴探兴衰周期
规律告诉我们,万物发展都有其盛衰周期,不论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都不例外。
以美国为鉴,在它确立经济超级大国的百年过程中,穿插了多次盛衰周期的悲喜交加。美国的钢铁、IT、航空等行业都经历过多次纵横跌宕的高潮期和低谷期,在每次翻天覆地的起伏转折背后,行业得到进一步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今天的微软、波音等产业巨头。
汽车业更是如此。亨利·福特时代,美国竟然有超过300家汽车制造商,完全堪比几年前中国汽车的散乱差现状。但在经历过几次行业盛衰周期转折和经济危机后,最终本土企业只剩下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3大”格局。
中国汽车业远没有美国汽车业历史长,真正发展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这30年。我国国民经济在这30年里也呈波动式规律发展,经历了4次波动周期。受宏观经济影响,车业走势与经济景气相对应,且波峰与波谷发生时间也大体相当。
据统计,车业的4次波峰期分别出现在1979年、1985年、1988年和1992年。波谷发生在1981年、1986年、1989至1991年和1994至1998年。波峰期间,汽车产销上升,利润显著,呈良性循环;波谷期,车企库存增加,效益滑坡,甚至出现破产。
这样看来,汽车盛衰周期完全是受宏观经济走势左右,只要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汽车业发展也差不了。但事实表明,不尽如此。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但就在2002年、2003年车市以超过30%的速度井喷增长时,2004年车市却遭遇冰点,增幅大幅下降。
这个例外说明,认为“只要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车业就会在波峰高位运行”的观点,其实并靠不住。即使GDP以8%至8.5%的高位下运行,车业依然存在增幅大幅回落的可能。
用股市中个股和大盘的关系可以更形象说明这一点。即使大盘连续上涨,但仍然会有“跌停”的个股。个股走势与大盘走势息息相关,但又并不完全相同。
增幅继续适度调整
话题回到2008年的分析预测。在这个具有特殊含义,一切都位于奥运光环笼罩下的年份里,许多投资人士认为,今年国民经济理所当然将保持高速增长。
不能说这样的判断有什么不对,但起码认识的出发点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影响。
过去的2007年,高企的股市、楼市好像一头脱缰的野马,将中国经济送往高位时,也带来风险和不安;一个劲上涨的猪肉价格,也像长了翅膀似的不断拔高CPI指数,这些都使政策制定者过得并不轻松。
一位熟悉经济的业内人士指出,在通胀迫近、流动性资本过剩、楼市隐现泡沫、本币升值压力加剧、美元不断贬值的多重不利因素一齐压迫下,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全身而退。
所幸的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确定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的“两防政策”。我国今年将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调整对车业的影响有多大,这是所有业内人士的疑问,毕竟,市场反馈已经显示,银根紧缩后银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已经下降。
但在专家看来,大可不必为之惶恐。今年车市将进入一个调整期,但从整体经济形势看,这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调整,不会影响汽车业长远增长的大趋势。
另外,从经济盛衰周期规律来看,去年令人担忧的CPI高企、流动性资本过剩、楼市泡沫等现象,正是前几年经济不平衡矛盾的高点表现,从今年以后,将进入一个逐步缓解的时期。就车市而言,今年仍将保持高的增长,只不过速度有所回落。
马太效应持续扩大
如此看来,2008年并不值得特别忧虑,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车企就可以高枕无忧。
2007年,中国车市增幅达到23%,这是一个值得夸耀的数字。但具体到不同厂家,立刻显露出贫富不均。大部分厂家收益不错,但也有小部分厂家不甚理想,甚至在下半年调低了销售目标。
大牛市环境下尚且如此,在适度收缩的宏观经济作用下,车业肯定会遭遇不利影响,只不过影响幅度依车型和企业具体各不相同。
具体而言,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商用车受影响更大,毕竟去年商用车出现了超过25%的行业高速增幅,乘用车企业受影响幅度较小;对于不同厂商和经销商,影响也不尽相同,强势品牌和优质企业从银行获得的支持度和信用等级将更高,弱势群体有可能会进一步沉沦,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最终诱发新一轮的重组兼并。
站在年首预测一年车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细小的意外变化因素都有可能最终演变为“蝴蝶效应”。但正因为这些不可知因素,车市因此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