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人杂志专区 > 动态更新

主编手记 重塑自身 与时俱进

  —有感邵奇惠的“严防中国汽车业早衰”

  引言: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具备“否定自我、兴利除弊、及时调整、重塑自身”四大基本素质,这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兴衰与生死存亡


  邵奇惠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也是业界内我所敬重的老前辈。他的经验与学识、敏锐与清醒,以及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随时能让与他或直面接触或间接求学之人获益。因此,对于邵老关于汽车业界的深思熟虑和各种充满热情的积极建议与善意警醒,我都倍加留意,每每听之闻之后都要细细品咂,惟恐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错过让我自身成长的机会。

  近日,邵老与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他坦言,他是《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和《汽车人》的一名忠实的读者,赞成并欣赏我们所提倡并弘扬的大多数观点,也希望能在我们杂志上,看到更多的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早日步入良轨振翅腾飞的深入报道。

对此,我很感动,也很感激他的信任与鼓励。

  从宏观的意义上说,我们所关心的是同一项事业,所持的也是同一个立场——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由此,我们的视野自然又会在共同的话题上聚焦。最让我感动的是,邵老不仅是业界内的一个“大腕专家”,更是一个有着坚定政治信仰和不变理想追求的奋斗者,他的不凡的人生经历,包括曾经出任过黑龙江省省长和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要职,都可以证明,他目前所做的一切以及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均是出自于“深思”和“熟虑”,而非个人的心血来潮。因此我认为,严防中国汽车工业早衰的话题绝非危言耸听, “新陈代谢、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进化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命运的规律”(邵奇惠语),其要害就在于我们尚在成长发展之中的民族汽车工业,能否于这一规律中清醒突围。

  在谈到钢铁般的不变规律时,邵老列举了一系列对比数字,用以支撑他所提出来的“企业难逃过早衰败直至消亡的命运”的观点。由于这些数字的分量极重,有必要在此重复邵老已经使用过的这些数字:

  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到12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平均为30年。与之相反的是,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百家以上的寿命超过100年,其中44家企业超过150年,8家企业超过200年,最老的公司是瑞典的木浆和纸业公司STORA公司,已存在700多年。

  邵老认为,中国的情况也是大体相同。他在细致周密的调研中发现,中国的小企业平均寿命为2.9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集团公司平均寿命为7到8年。有关方面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也证明,“新陈代谢、优胜劣汰”这个不变的钢铁般的规律,是何等锐利的一把悬在每一个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譬如1988年就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而今只有9.2%仍在存活,其余的则大都回归到如烟往事的历史之中,成了一个个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这些记忆用数字概括起来就是每年全国都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以后的情况虽然略好一些,譬如从1999年到2006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高科技企业在近20年里的淘汰率是90%,仍可证明“规律”的冷酷无情。正因为支撑这些数字的事实也是如此,邵老才会得出“纵观世界企业界,能够称得上长寿的公司屈指可数,数不尽的企业难逃过早衰败直至消亡的命运”的观点。对此,我是赞同的。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清醒地面对这些数字和严酷的事实,并非是要我国的民族企业家们因此而不思进取,而是要我们大家共同来思考一个重大而又意义十分深远的“突围”问题——如何在钢铁般的规律中实现突围。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幼稚的近似于天方夜谭的话题,但是却绝非不能。

  邵老所持的也是这样的观点,他说:“我并不是想说,企业和企业家只有死路一条。恰恰相反,我想指出尽管市场竞争如此严酷,如果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企业和企业家中总能有一些常青树。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经过与风浪的拼搏,为适应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否定自我,兴利除弊,及时调整,重塑自身,甚至进行全方位改革,因而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经百年而不衰。”

  我赞成邵老的观点,并且认为,要想做到在钢铁般的规律中突围,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具备“否定自我、兴利除弊、及时调整、重塑自身”四大基本素质,因为这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兴衰与生死存亡。

  在我看来,“否定自我”能够被邵老列为四大基本素质之一,至少包含着三层深意:一是敢于随时打破僵化固定的传统模式之人,往往都是拥有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灵动的而不是呆滞的、无畏的而不是胆怯的创新思维之人。尤其是相对于困境和逆境而言,于顺境中坐收渔利或坐享其成之人,都更容易被“规律”(在这里主要指思维惯性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方式)所束缚所左右,从而于不知不觉中被规律所吞噬。因此,越是成功人士,越应该能够不断地“否定自我”。

  二是凡是随时都能够“否定自我”之人,必定又是一个虚怀若谷之人。古人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实际上也包含了否定自我之意。道理在于,任何一项宏大的事业,都不应中途夭折,而惟一能够使其代代接续的不变法宝,就是在事业链上充当“每一环”的当事人,都能够承上启下,“既能够思虑今人的舒心、快乐和幸福,又能够思虑后人的幸福、快乐和舒心”。同时,还要保有坚定意志和不变信念,如此也就更需要用“虚怀若谷”去迎接未来岁月中无法预知的各种挑战,也才能于环环接续中让其所钟情的事业一路前行。这样的成功事例在世界500强中可以找到很多,故而无需在此重复。

  三是“否定自我”的意识本身还含有超越之意。这种超越不同于你追我赶,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旧交替,而是在具有哲学意蕴的独到眼光和灵动智慧驾驭之下,主动完成灵魂的涅。当然,这需要一种特殊的质素,非一般人所能,因而不具有泛义上的普遍性。正因为它需要一定的天赋,就像爱因斯坦、贝多芬和莎士比亚等人,均属于超越常人的天才。然而,即便是天才亦非决定一切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天才也有误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天才若是犯起错误来,要比常人所犯错误造成的恶果可怕至百倍千倍。因此我认为,天才并不是全才。我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不仅要具备超常的天赋,更要具备能够于实践中不断“否定自我从而超越自我”的自我更新能力。这里面当然含有相当大的难度,因而更不能小觑和等闲视之。

  想明白上述道理,“兴利除弊、及时调整、重塑自身”这三种素质,就不是千难万难了。再具体一点说就是,这三种素质都与后天的实践密不可分,譬如“兴利除弊”就是一种可视的行为体验。尤其是对于一家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而言,生与死中本身就含着最大的利和弊,只要不是头脑一味地发昏发热,不是那种辨不清是非和把持不住自我的神经质状态之人,应该是都能够按照正常思维逻辑来推演事业的进退取舍,并能够顺利实现“兴利除弊”之人。

  “及时调整”分为两部分,一是“及时”,二是“调整”。前者是指反应机敏,回应迅速,不误战机;后者是指有条不紊,乱中有序。二者之间的衔接在于创新思维的清晰指引和“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大将风度。当然,能将二者完善结合起来的难度很大,其中仍少不了一定程度的个人天赋。但还是那句老话,事在人为。一个敢于不断否定自我并超越自我之人,必定会对此有着足够的思想准备。至于“重塑自身”,虽然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个人而言,但对于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企业家来说,这个“重塑自身”的过程里,理应还包含着企业在与时俱进中的不断变脸。

  总之,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认规律,客观地面对一切客观规律;其次要做的就是看清自我和认清形势,同时还要坚决打掉一切侥幸和投机心理,丢掉种种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只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做好心理准备,方能在一切貌似不变的规律的“铁壁合围”中找到突破口,直至实现以超越自我为时代标志的胜利突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

(责任编辑: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邵奇惠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