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开放的产业不惧政策博弈

  由此可见,汽车业作为相对开放的产业,需要更加开放的产业政策,且不惧产业政策利益的博弈。

  关于汽车业政策的争论,最近达到了炽点。前者有汽车贸易政策是否应该修改的争论,之后是WTO初步裁决零部件关税的争端,而时下则是26位专家上书质疑氢能源汽车的事情。

  当然,在“3·15”以及“两会”期间,燃油税、小排量车、“三包”政策等诸多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会再被业内人士拎出来。

  因此,今年汽车业的争论之盛,在往年比较少见,尤其是在氢能源汽车方面,可谓是汽车业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公开博弈,甚至被媒体和外界解读为“利益群体之争”。而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再次证明了开放的汽车产业更加需要激辩与博弈,才能让真理越辩越明。

  这一争论主要源于26位专家联名《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上书”质疑氢能源汽车。建议中明确写道:“在大容量蓄电池和能大量生产的燃料电池没有重大突破之前,汽车工业不应参与前途尚不明朗的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这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明确反对开发氢动力的声音。

  经过媒体报道之后,这一事情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一位重量级人物出来说话,让争论继续扩大。一直以来不愿意对外界发表评论、1999年就担任全国清洁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的王秉刚说:“这么多年来,确实有些专家借着舆论来鼓吹自己研究领域的东西,排斥其他的东西。”一直致力于电动车研究的江苏常熟市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的沙永康明确表示,“这些‘上书’的专家,其实就是中国内燃机领域的专家,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获得国家对内燃机的重视。”

  至此,争论已经将氢能源汽车截然相反的两派观点鲜明地亮了出来。到了“两会”期间,这场争论也引起了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回应:“对此,我们国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时间上看,我们要有近期计划,中期、远期的规划。”

  氢能源的争论让外界更加清楚了解新能源发展的不同路径的优劣,也让这一政策走向更加公开透明,并引起了公众对新能源的兴趣。

  这一事件也再次说明,开放的汽车业在政策的制订上,丝毫不恐惧博弈———即使这一博弈带有利益群体的性质,而且需要更加开放、透明的程序。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新汽车产业、汽车召回、汽车贸易等重大政策的出台,更多是一种处于业内半透明、全封闭的状态中制订的,公众尤其是消费者的参与度相当低,而且此间的争论更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种抗拒博弈的政策制订程序,也为一些出台的新政策在此后实施过程带来一些不适。汽车贸易政策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由此可见,汽车业作为相对开放的产业,需要更加开放的产业政策,且不惧产业政策利益的博弈。  

(责任编辑:柳鹏)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