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企业正遇到在21世纪与跨国企业抗衡的机会。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自主车企都不遗余力地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车型,而当车展刚落下帷幕之际,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64批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中,就第一次大规模地出现了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总共涉及7款混合动力汽车。
尽管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对机动车实行生产许可管理,所有车型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查批准,才能生产和销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却认为,中国汽车业在准备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化,抓住赶超跨国企业的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两个革命,即燃料革命和驱动革命。
在陈清泉看来,燃料革命是从现在的汽油、柴油发展多元化的燃料如天然气、乙醇等等。驱动革命则是内燃机要继续改造,依靠汽车电子技术,把燃效改造得更好。
事实上,此次发改委公布的产品目录中,已经包括了一汽集团混合动力轿车、上海通用别克混合动力轿车、上海大众帕萨特燃料电池轿车、北汽福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一汽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重庆长安的混合动力客车和东风汽车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加上之前批准入市的新能源车,目前国家已经有近10款新能源车获得了产销资格。其中来自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的比例为4∶1。
从发改委已批的车型来看,新能源技术仍是以混合动力为主,陈清泉在评估日本丰田混合动力的经验时认为,国内汽车发展新能源车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思路,要抓住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所在即能否大规模商用。”
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无论是自主企业还是跨国企业,虽然对新能源技术投注了更多的精力,但未来中国市场适合哪种新能源车依然至今没有定论。就连热衷于新能源技术的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也表示,还无法明确新能源技术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陈清泉同样建议要有中国的产业政策,因为新能源一开始赚不到钱,一定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本来就不确定,再加上市场的不确定和政策支持的不确定,在投入上就会小心翼翼,不会就某一个新能源汽车做非常大的投入。”
与此同时,一条有关部委正在协调出台新政,下半年将率先对柴油、混合动力汽车实施全免购置税的方案的消息,让新能源车的前景似乎有了明确的方向。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方案一旦落地,新能源汽车的商用成本将为之降低,中国汽车业发展也将找到机会,与跨国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