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本土零部件企业更好成长,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保护政策。比如,对外商投资零部件企业进行股比限制。”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们期盼政策扶持的心情。
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对整车合资企业有股比限制,外方持股不能超过50%,对零部件合资没有明确的股比限制。
■ 缺少政策保护的痛
北京齿轮总厂是北汽集团的下属公司,是国内老牌的变速器生产企业。2002年,北汽与韩国现代合资成立北京现代时,北京齿轮总厂想为北京现代生产变速器,合资也可以。但韩国现代方面坚持建立独资的变速器工厂。提及往事,北京齿轮总厂厂长张伟依然非常遗憾和痛心:“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我们只能是一声叹息。”
目前,曼·胡默尔、马勒、索格菲、弗列加、唐纳森、电装等跨国滤清器公司都已在我国投资建厂。国内原有的滤清器厂家,只有蚌埠金威、平原等少数企业还在努力打拼,拥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全富告诉记者:“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带着成熟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充足的资金,对本土滤清器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我们现在已感非常吃力。”
还有无锡威孚这家国内油泵油嘴行业响当当的企业,在与博世合资成立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后,博世控股接近70%,中方逐渐丧失了研发自主权。当前,面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大限临近,国内柴油机企业只能向跨国公司投下一笔又一笔电喷系统的大订单。
由于没有股比限制,外资企业往往采取先合资再独资的路线。比如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由唐山齿轮厂和日本爱信精机等3家日本公司合资成立。到2003年4月,已成为日方的独资企业了。
此外,跨国公司一刻也没有停止与国内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合资的努力。一汽车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常有外国的车桥企业找他们寻求合资。
■ 企业期盼政策保护
面对大举攻城略地的跨国公司,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获得一定的政策保护。
王全富说:“如果不对外商投资零部件企业进行一定限制,更多外商独资企业成立,对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是很危险的事。”他指出,最近国家有关领导指示,要保护和扶持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事实上,汽车行业更应该保护。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认为:“国家应该对外商投资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一定股比限制。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应轻易合资,因为一旦合资就很难独立存在了。”他说,法士特曾经与美国伊顿有过一段合资经历,当时伊顿要求法士特放弃自主研发权,法士特坚决不同意。如今,法士特与伊顿的合资公司早已不存在。
■ 保护并非仅指限制股比
国内零部件企业虽然都希望国家出台政策,对外商投资汽车零部件进行股比限制,但他们都清楚,这种可能性已经很小。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只能加大,很难走回头路。不久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未来,我国整车合资企业50∶50的股比限制将被打破,外资所占股比将进一步加大。不过,除了限制股比外,还有其他一些合理的措施可以保护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
李大开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审批外资独资建厂时,可以增加一些要求。比如必须设立研发部门,招聘一定数量的中国工人,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等。他告诉记者,这种限制在国外一些国家普遍存在。比如,印度不允许外商建立独资的零部件企业;美国也对外商投资制定一些限制政策。当年法士特在收购美国一家零部件企业时就遇到了百般阻挠。
对一些关键零部件以及有发展前景的骨干零部件企业,国家应该重点扶持。王全富说,没有自主的零部件体系,打造自主品牌整车就是空谈。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品牌企业的话语权。
对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不能仅靠政策保护,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做大做强才是应对外资冲击的最好办法。李大开认为,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技术合作不矛盾,本土零部件企业应利用一切途径提升技术水平,切忌简单抄袭。同时做大规模,不打价格战。此外,应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等因素,做强服务,弥补暂时存在的技术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