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4S店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相信4S店在标准、规范、服务等方面的精髓会伴随汽车工业一同成长。
连续数月的销量下滑,持续已久的价格混战,前途未卜的未来市场……作为市场终端的4S店不但承受了多方面的压力,而且随着车市环境的“恶化”,还将面临生死绝境的挑战。
中国的汽车工业的渠道发展与许多国外成熟汽车市场有很大的差异性。据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整体市场格局是以车型作为主要竞争的手段;2000年到2003年这4年间,形成了以4S店为核心的体系,渠道竞争力开始被关注;从那之后到2006年的这几年,竞争的核心转到品牌竞争。随着汽车企业品牌建设的逐步完成,4S店渠道模式的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一些品牌在一些区域的网络建设已趋于饱和,新增店面只会掠夺其他4S店口中之物,对区域内的销量提升未有任何成效。在多重压力下,如何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加盈利水平,是汽车经销商急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二三级城市爆发的发展潜力逐渐为众人所关注。与一级城市车辆保有率高、网络密集、竞争激烈的现状有所不同,二三级城市的购车需求正缓慢释放。一些势力较强的4S店已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心城市以外拓展。一些车企也积极助威,不但推出单车融资等金融服务帮助经销商解决资金压力,而且还放宽渠道建设的标准,鼓励渠道内优质的经销商兴建二级店。较早开垦这片处女地的先行者们已开始尝到甜头,一些二级店的光芒早已盖过总店。甚至还有一些从二、三级城市起家的集团军,开始计划“农村包围城市”,瞄准了一级城市的市场“蛋糕”。
4S店的模式虽然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渠道模式,为中国汽车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无论4S店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相信4S店在标准、规范、服务等方面的精髓会伴随汽车工业一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