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汽车产销双双突破870万辆,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向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迈进。不过,在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背后,却是多达半数的车企没有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有近2/3的品牌经销商处于亏损的边缘。
在今年年初国内车企公布2008年制定的销售目标后,业内更是一片哗然,不少主流车企的目标同比增幅高达30%-40%。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认为,汽车企业对今年的形势过于乐观,大幅度提高销售目标的结果将会使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加剧,经销商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同时,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两年之后,4S店销售模式“独大”的局面已经成为厂家与经销商矛盾的焦点。据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已开始征求部分经销商的意见,不久后将公布关于修订《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面对厂家下达的更加沉重的销售压力和日渐微薄的售车利润,不少汽车经销商已经开始寻求多业态的销售模式,拟打破4S店垄断市场的经销模式。
经销商面临洗牌
记者走访汽车交易市场时获悉,面对经销商业绩水平的参差不齐,已经有厂家对经销商进行洗牌。日前,据一汽-大众经销商透露,在一汽-大众的网络调整中,已经有一部分一汽-大众的经销商出局,其中北京地区有3家经销商被淘汰。
虽然去年一汽-大众拿到了销量第一名,但其旗下经销商的经营效益并不好。“除了大一点的经销店有盈利,小一点的经销店效益并不好,不赔钱就是好事了。”一位一汽-大众4S店的老总说。
事实上,一汽-大众经销商被淘汰并非先例,在去年,就有福特、吉利等经销商选择了退出。
一位中国汽车经销企业负责人分析说,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盲目乐观,不断增加产量,而扩展销售网络时,又是根据产量决定,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这也是造成一些经销商经营困难的因素之一。中国目前个别的汽车经销商过剩,一般出现在省会城市,特别是汽车生产企业所在的省会城市。这种情况下,不少汽车经销商亏损或者勉强维持。
在北京中联汽车交易市场,今年就有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而退出了中联汽车交易市场。
中联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张超表示,汽车企业在《办法》实施后,为争夺市场而掀起的布点浪潮,已成为了套牢经销商资金的黑洞。“建一家4S店成本至少需要1000万-3000万元,而日常流动资金则需要1500万-2000万元。更为严峻的是,市场销量最大的多数为中低端的经济车型,经销商卖车利润仅占总利润的1%-2%,有2/3的4S店处于亏损状态,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张超说。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