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旧闻旧事总关情。时间经管已经过去有些年头了,但是第一次买汽车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90年代初我市一家市级报纸广告部跑广告。每天靠一辆自行车,奔波在市区的客户之间。要是想跑远一点的地方,只能靠出租车,不但费钱不小,而且有时还难以叫到。这时就萌生了购车的欲望。
但是看看周围的人都是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自己去买一辆汽车,总觉得有点太破格。怕遭人议论,产生副作用,在犹豫、彷徨中本着长远利益出发,走进了汽车培训学校,先考个驾照再说。
好不容易忙里偷闲,考出了C车的驾驶证,成了本本一族,凡有人谈起汽车,每每作兴奋状,总要高谈阔论一番。这期间和妻子经过多轮回合的沟通,决定把家庭积蓄投入到购房中。就在差不多要签购房协议书的时候,我来到一家销售汽车的4S店组织广告。想不到这位老板相当热情,在同意发布广告的同时,还大谈自备车的种种优越性,以及有车一族的美妙生活。当他得知我还没有加入这个行列的时候,以一种非常惊讶的神色打量了我一番,自言自语地说:光告经营高手怎能没有四个轮子,这真有点不可思议!
这着实让我有点汗颜,想钻进地缝的感觉也有了。
人家是公车私用,我购车则完全是为了私车公用。我驾着这辆车自信十足,原先一些远在郊区,只有打的才能深入的企业,如今随时可以驾到。我的广告业务量明显上升,整天心里甜滋滋的。三个月下来,我作了一个框算,除去用在汽车上的一应开销,我每个月的收入更是比原先高出了三分之一。因为报社有规定,只要款子如期到位,每笔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奖金提成的。
也许是男人与生俱来有一种深深的爱车情结,自从有了这辆车,我对它的情感并不比对儿子差。每天上班前,总要拿专用刷子,擦拭一遍,还要认真检查机油、喷水壶水量等,如果发现车身上有了一道擦痕,总会有一种比遗失一张百元大钞还要心痛的感觉。当然这辆爱车,在我们家族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老爸老妈上医院看病、掉换煤气钢瓶、远在外地就学的侄子、侄女的假期接送等等事务,均由这辆车悉数包下。我虽然比没有买车的时候还要忙碌不堪,但是想想汽车给家庭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我依然乐此不疲。
要是有人问我对自备车的感受,我就骄傲地告诉他:千里万里路漫漫,岁月隔不断我的爱车情。屈指算来,每年4万公里的行程,我转遍了本市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新建的公司,还是颇有年头的工厂,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车轮所到之处,记录了我市经济发展的脉搏,通过报纸的推介,原先默默无闻的企业成为一枝红杏出墙来;原先红火的企业更加红红火火。我也由此成了不少企业家的好朋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鉴于工作业绩突出,不到三年时间,我就由一名普通的广告业务主管,升任广告部主任。看看一个劲往上窜的房价,妻子提出了一步到位买一套排屋,彻底解决住房不畅的要求,我全部采纳。没过多少时间,这个愿望就梦想成真。欣喜之余,我当然没有忘记桑车时代超人助我成功的强大动力。2004年春节过后,当我决定对车子作更新换代的时≠‘,我毫不犹豫地选购了同牌号的升级换代版本——桑塔纳3000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