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汽车行业都没有真正的销售员,更多时候像个坐办公室的。”
———谈及上世纪末的生意,很早入行的田景秋如是说
1994年,位于成都红牌楼的西部汽车城已经开始营业,市场中云集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商,有像天津一汽那样的厂商共同经营的联营店,有民间资金开的倒车卖的商铺,还有“国字号”企业的驻场商店。
黄先生是西部汽车城最早的驻场商家,当时他与朋友合作在这里租了一个铺面,靠朋友关系倒车来卖。聊起当年的“辉煌”,黄先生意犹未尽:“那时候,有什么车卖什么车,价格也比较乱,售后谈不上,车子卖后,车主自己到厂家指定的维修站去保养维修。我们基本不管。”黄先生说,“当时汽车生意很好做,就是很简单的卖车,像卖衣服一样简单。那时候,市场刚刚放开,私人买车的一下多了起来,因为我们是二道甚至三道四道贩子,所以售价往往比别人贵,但是买车的人还是不断涌起来。毕竟车子少买的人又多,加价卖排队买都很正常。我们那时才发现,先富起来的人还是很多嘛。”唯一让黄先生感到比较麻烦的是找车源:“托朋友,挂靠有资源的单位,什么办法都想了。”
如今不再做汽车生意的黄先生回忆起那段美好时光还是很感叹,因为他的原始积累就是在那时完成的。
西进里程碑壹
汽车走出纯生产资料销售时代
1994年,成都,闻名全国的西部汽车城建成投入使用,众多汽车商家蜂拥出现,开始投入车市淘金的行列中来。红牌楼、武侯祠沿线、沙湾、五桂桥商圈开始逐渐形成。那一年,汽车销售打破了“国字号”的固定模式,沿用多年的“双轨制”也就是计划和市场并行的销售模式发生改变。汽车销售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汽车走出了纯生产资料销售时代。
1994年,中国汽车产量140.2万辆,就在这一年,国家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确立了把汽车工业建设成支柱产业的目标,各汽车生产企业开始重新构筑现代化的营销战略与销售流通体系。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自然需要大力发展市场,市场则需要私人消费拉动。销售模式的改变,为汽车更快地进入家庭奠定了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汽车产量150.3万辆,比1994年增长10.0%。其中私人购买比例约为45.43%。到了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已经攀升到888.7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61.25%,私人消费成为汽车市场的主体。
1994年,汽车开始告别生产资料时代,私人消费开始萌芽并迅速壮大起来。
记忆
那辆二手面包让我很风光
王常敏先生应该属于那种"意识超前”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去沿海逛了一圈回来后就做起了小生意,开火锅店、开小卖部,三十而立,手中很快就有了点闲钱。于是就盘算着买辆车。
“那时候私人买车的还很少”,王常敏说“想想干脆先买个面包车练手吧,买车也不是为了拉货,就是图方便,算是把它当消费品了。当时觉得面包车大,载人多,一大家人出去耍很安逸。”
他的车是1993年底从一位跑运输的朋友那里买的,“虽然用了一万三千元钱换了一辆开了多年,被折腾得不成样子的长安面包车,真正属于除了喇叭不响全身响的车,尾巴上还冒黑烟。但是开出去心里很舒坦,毕竟有了自己的汽车嘛,比骑摩托车巴适多了!”
王常敏是郊县县城中最先买车的那一批人,“所以洋盘了很久,没事就开着它去走亲访友,就是找借口出去兜风,平常停楼下的时候,还经常自己动手洗车,熟悉人看见了,跟你打个招呼,自己都心里美得慌,刚刚成为有车一族,感觉确实好。”
后来,不到一年时间,这辆长安面包就毛病多多,“有次出去连油门拉线都踩断了,一天晚上还全车断电。想了想,生意也还过得去,手上还有点钱,就去红牌楼花了7万多元买了辆奥拓。”这辆奥拓因为被王先生好好打扮了一番,加了行李架和车身侧面的铝护板,所以很好认,“经常是出去回来后,某某人就问你,我刚才在什么地方看到你了。感觉全城的人都认识这辆奥拓似的,比现在开辆奥迪出去还港。”后来,这辆奥拓跟了王先生3年,共跑了10万公里出头,“别说,那时候的汽车质量还真不错,除了换了个灯泡外其它的都还没坏过。”
片段
生逢其时 红牌楼商圈的好日子
1994年,随着车型的增多,销售渠道的放开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私人轿车消费开始萌芽,随后的时间中,私人汽车消费成为车市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红牌楼西部汽车城就正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候。
生逢其时,是红牌楼汽车商圈成功的关键。因为就在它建立的那一年,车市市场化,卖方市场逐渐转化为买方市场,就在那一年,汽车工业得到国家重视,被列为支柱产业,就在那一年,私人汽车消费真正启动起来。虽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私人汽车消费就开始出现,但那时候的计划调拨体制以及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并没有让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即使是人人羡慕的“万元户”也不能轻易圆上汽车梦。汽车还仅仅是生产资料,主要通过机电、物资部门调配。1985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为28.5万辆,占当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的8.9%,当然私人轿车消费少之又少。
随着车市的发展,在成都的武侯祠、五桂桥、沙湾等地逐渐聚集了一批汽车商家,很快形成了成都最早的汽车商圈格局。在后来的机场路、羊西线商圈中,有很多车商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当年的“辉煌景象”也成了他们的美好回忆。
大事记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把汽车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作为目标。
●1994年9月,武汉工厂总装车间第一辆调试车下线。
●1994年,红牌楼西部汽车城开业。
●1995年4月20日,由德国大众与上海大众联合设计开发的桑塔纳2000型下线。上海大众汽车二厂全面竣工。
●1995年5月18日,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和集团总公司成立。
●1995年5月26日,我国首次整车正面碰撞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是由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委托进行。
●1995年11月23日,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取得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在福州正式成立。
讲述
我当时的工作 就是看单子提车子
1994年,田景秋还在西南汽贸卖东风、一汽系列的客货车,当年汽车销售的“双轨制”已经结束,但是卖车依然是一桩美事:“不用你去推销,光照顾上门提车的客户都搞不赢,来买车那得看运气,想买的车如果没有,就得等上十天半个月,排队买车、加价买车那是常见的事情。”田景秋回忆说,“那时的汽车还主要是生产资料,即使是私人购车,多半还是用于拉货跑运输,小面包车卖的特别火,私人轿车消费才刚刚起步。”
田景秋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汽车行业,见证了这个行业二十多年的风云巨变。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汽车行业都没有真正的销售员,更多时候像个坐办公室的,我的工作就是看单子,提车子。别人要买车或者叫提车更合适,因为计划内购车根本上来讲就是物资分配。”田景秋回忆道,“别人敲门进办公室,手上拿一单子———就是当时很俏的计划调拨单,我们就根据调拨单带着那人去仓库提对应车型。那时候不存在挑选这种事情,没有挑的,赶上什么提什么,哪像现在能货比三家。成都最早就三家公司卖车———西南汽贸、成都市机电、省机电,只有我们有轿车批发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并存,就有了计划外车辆一说,意思是不是国有调拨的车辆,多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购买,他们买车也主要是为了生产而不是消费。计划外车辆的售价一般比计划内车辆高。”进入九十年代后,多种销售模式产生,大卖场形式和4S店出现,私人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汽车工业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田景秋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他才真正成为了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