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本月13日公布,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当日起北京市公务车将严格执行从周一至周五每天限行两个尾号的出行方案。这是继山东省从九月一日起对公务车“排号轮休”、上海市政府九日起要求公务车每周少开一天后的又一由政府带头实施的“节能行动”。
新规出台,“让奥运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也让百姓放了心,个人财产权不会被侵犯。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十几天过去了,公众并没有得到有关公车限行新规定实施、落实情况的回馈。所以这条新规究竟有没有被严格执行、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至少,公众自身,无法观察到这条新规的效果。因为,目前北京公私车从外观到车牌,并无明显差异。相关部门表示将安排专人到各机构抽查公务车停驶情况,而且将据路面上现有交通监控系统,监测公务车出行情况。这些工作可能也不太好做,因为一般所谓抽查或暗访,都比常规的检查声势还浩大,能查出问题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形。
另外,公车受限,但公车的总量有没有严格控制,纳税人也不了解。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公车得到适度限制,根本不能仅靠当事人的自觉,而是要加强社会监督,而监督有效的前提又必须是公众充分的知情。
公众连公车私车都分不清楚,如何监督?鉴于公车有着特殊身份和职能,那么公车也就应该拥有明显的特殊标识,让老百姓一眼看去就知道公车是否被私用。不知道有几位公车车主能够扛得住千夫所指,至少,在不该公车出现的地方,公车不太敢再随意出现;不该公车出现的时间,公车也不会再敢擅自外出。
当然,公车总量的控制,就不能光靠百姓的眼睛了。除了相关部门少批公车指标以外,“特殊公务车”的数量,似乎也应该严格控制。公车总量得不到控制,公车限行只能成为一场环保秀,而且观众还并不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