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财富,财富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这是陈爱莲一直以来的一句座右铭。当今社会,也许只有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中国的慈善事业才会更加阳光灿烂起来。
"I think life value is to create wealth,wealth value is to devote for society". It‘s Chen Ailian’s motto. Nowdays, maybe only let charity becoming as habit, Chinese charity career will be more brilliant.
“2008年6月,向新昌县慈善总会提供慈善冠名基金3000万元”、“自2008年7月1日起,连续5年向绍兴市总工会职工救急帮扶基金提供本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的留本基金。”——在内外经济形势困惑的2008年,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万丰奥特)的这两大慈善之举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它至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在“经济冬日”下,万丰奥特的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发展健康。
虽然,相对于比尔•盖茨的巨额裸捐,或者世界富豪动辄上亿的公益事业而言,6000万人民币并非一个很起眼的数字,但对于万丰奥特和董事长陈爱莲来说,却是慈善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让慈善如温度般传导
在万丰奥特的公益事业汇总表上,我看到从企业创业以来所做的公益捐款明细,除了以企业和陈爱莲个人名义的捐款外,还有许多企业其他高管的名字。据万丰奥特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每当有大灾大难发生时,以陈爱莲董事长为首的党支部都会号召企业员工献爱心。但汇总表并没有列员工的捐款明细,“这是因为我们集团下面有7000多人,太多了。”
在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陈爱莲就向新昌县委县政府主动请缨,要求带头为灾区捐款。并且,她还协助政府说服当地的其他两家企业,由政府出面举办了一个抗震救灾的捐赠仪式,意在带动其他企业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我认为慈善不能有功利目的,一旦掺入功利心,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了。”陈爱莲说,“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慈善还需要引导。”
陈爱莲的观点与抗震救灾风云人物——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如出一辙。早先做好事一直不愿留名的陈光标,现在突然喜欢“张扬”自己所做的善事,他说,张扬并不为出名,而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而就在陈光标开始大张旗鼓地开门做慈善之后,至少有上百位企业家见到陈光标后发出过类似感慨:“光标啊,你在前面冲锋,我们不捐也不行啊。”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想,慈善和爱心本来是一种温度,它可以传导、对流、辐射,如涟漪般地向四周扩散。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企业工作团队的成员,甚至是与之根本不相干的企业或公民,陈爱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她的慈善理念。
慈善的是心,而不是钱
当话题涉及到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捐款门”事件和捐款榜单时,陈爱莲明确表示自己并不赞同。
“汶川大地震我们捐了300万,相比于后来捐款榜单上的企业,我们只是个小数字,也因此企业里有人向我建议,是不是再捐一些,我没有同意。因为我认为爱心是不分大小、不分高低的。为什么要攀比捐款的数字呢?我们有能力的话可以参与后续更多重建家园的事,并且,我们也还会继续做其他公益事业的。”
陈爱莲的话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因为她们没有请柬而不让入内,说里面参加的都是社会名流和重要人士。“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小女孩的话让保安不知所措,这时突然有人说:“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正是沃伦•巴菲特先生。
慈善的是心,而不是钱!
“我没想过我的做法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可,我只是让自己在做的过程中安心。”陈爱莲的话也许正是还原了慈善的本来面目。慈善本来是一种心境,也是人内生的一种精神需求。它可以完全与捐款数额毫无相关。因为一个人做好事,未必要通过金钱,而是有各种路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做了别人看来是所谓的“慈善行为”后,就其自身而言却不过是在完善自己而已,亦即通过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自己脱离生命的冷漠和麻木。
如果说陈爱莲的慈善理念只是她作为一个个体的坚持的话,那么辐射到企业团队时,就变幻成为了万丰奥特的企业价值观——永恒提升价值,不断奉献社会。“我觉得献爱心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企业,健康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可持续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用更多的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陈爱莲补充着。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万丰奥特每年用于慈善和公益事业的费用都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着。今年设立的两个3000万的基金,就是旨在开启慈善事业的崭新篇章。
“我觉得万丰奥特发展到现在,是到了应该同步提升企业文化的时候了,这其中,当然不可能回避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陈爱莲如是说。
当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我不知道“慈善”或者“公益”算不算舶来品,因为在我国的古汉语中并未有“公益”一词。至于“慈善”一词,虽起源较早,但其义并不是指一种行为,而只是形容人的性情慈祥、宽厚。当然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慈善概念,在汉传佛教中,“种福田”“结善缘”“布施”“普济”等与慈善有关的名词很多,而在佛教之外,国人多称“善行”为“义”举,许多古代的慈善行为和事物均以“义”名之。至于在国民的口头,最常用的便是“做好事”这三个字了。
年轻时的陈爱莲“做好事”是出了名的。据说早年在陈爱莲的宿舍门口,经常堆满乡里乡亲送来的表达谢意的瓜果蔬菜,这已经很直白地佐证了陈爱莲助人为乐的性格。其实,褪去企业家的光环,角色回归后的陈爱莲依然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她有着中国女性最本质的特点——善良。不了解陈爱莲的人也许很容易被她爽朗的笑声和颇显高大的身材所左右,加上企业家的外衣,便认定其为刚强的女人。其实,真正走近陈爱莲,你会发觉她有一颗最为柔软的心。
还是在那份万丰奥特的公益事业汇总表上,我注意到万丰资助或捐赠的对象多为老幼病残,于是便联想到曾有好多次听万丰人说起,陈董事长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尤其见不得人受苦,很容易动情流泪。也听说每次去万丰奥特野马特训营看学员,陈董事长总爱带一副茶色墨镜,因为她不想让大家看到她心疼落泪的眼睛;还听说作为媳妇的陈爱莲是出名的孝顺,即便是现在说到已故的婆婆还会泪眼婆娑……
这一切的一切听起来似乎都只是中国女性最基本的优良传统而已,与慈善无关。但我想,所谓“慈善”,应以善为本,善能生爱,而爱便是慈善的源泉。正是从小到大乐于助人、习惯做好事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用自己的方式从事慈善事业的陈爱莲。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父亲,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受乡亲尊敬的人……”从陈爱莲随意说起的家庭生活中,我突然明白,其实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做好事、助人为乐已经浸润在了她的思维和行为中,也就是说慈善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也因此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会马上想到要为灾区人民捐款,而不是像有些人迫于“捐款运动”的裹挟。“我儿子现在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吃力拉车,肯定会去帮忙推车的……”陈爱莲在传承家风的同时,其实也在培养着下一代的慈善习惯。
也许只有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中国的慈善事业才会阳光灿烂起来。
慈善是一种生命力
在采访中还听到这样一则故事。
在万丰奥特的创业初期,一个临时工在一次社会火灾事件中见义勇为,结果被大面积烧伤致残。陈爱莲知道后,除了一力承担起对方的医疗费用外,还授予其“万丰奥特永久性荣誉员工”的称号,“只要有万丰奥特存在的一天,就有他的工作岗位。”郑重的承诺不仅体现出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褒奖,同时,更体现了万丰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至此以后,这位员工的妈妈逢年过节都会给陈爱莲送去些农副产品以表感激之情。“他们家里很穷,我也跟他妈妈说了很多次不要送东西来,但每次都推不过去。”陈爱莲说收人家的东西总感觉特别不好意思,所以每次她都会用更多的礼回给那位母亲。
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放在慈善事业中,则体现了慈善的真正内涵。对于个人而言,即便陈爱莲是一个如何不求回报、追求奉献型人生的人,我想,在她做慈善事业的同时,也一定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更多地体现自人心,而非金钱。
中国有句老话:得道者多助。“我们万丰奥特自创业以来,就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贯支持。”看似很程式化的一句话,其背后的意义不正是得道者多助的意义体现吗?因为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同时,万丰奥特收获了客户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于是,它也赢得了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制造行业中,一路走来的万丰,豪情满怀,踏歌而行。
因为奉献,所以快乐!而快乐、有爱的女人才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