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还是无赖 春江水暖鸭先知。年初,金融海啸刚刚兴起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就开始收紧了。年中6、7月时,各家商业银行完全不办理任何汽车贷款业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也包括经销商融资。
而汽车金融公司虽然提供了几种贷款方案供消费者选择,还款方式多样,但暗中提高了审批难度,近一成贷款利息也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据了解,虽然信贷紧缩给美国等以贷款消费为主要手段的汽车市场沉重打击,但由于国内汽车金融信贷业务开展较晚且并不顺利,因而信贷危机带给国内汽车经销商购买力下降的负面影响反倒非常有限。根据新华信公司2007年的统计数据,国内消费者贷款购车比例仅为6.6%-7.0%,通过消费信贷方式实现的整车销售比例非常低。据商业银行公布的信息显示,2007年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32783亿元,其中购车贷款仅为1107亿元,不及住房贷款的3%。而在汽车工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日等国家,60%-80%的整车销售是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实现的。
采访中,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表示,提高汽车贷款门槛,主要是规避风险,要吸取金融海啸带来的经验教训。而以目前中国汽车贷款实际发展情况,很难理解这解释到底是无奈还是无赖。
难担救市重任 对于车企来说,提供零首付零利率服务也绝非赔本的买卖,表面上看贴了不少利息,但不仅能拉动销售,汽车金融公司也受益良多。然而严格的审批手续,在抬高了金融贷款的门槛、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同时,也将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
上海宝山地区某家经销商介绍说,“零首付零利率”的确吸引了消费者来店咨询,但了解以后,很多人打消了购车的念头。我们代理的品牌有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按理说自己的金融公司应该帮一把,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提交十张贷款申请单,一般只会成功批下五张,换而言之,有将近50%的潜在消费者流失了。而在今年以前,审批不会这么严格,基本上都能得到贷款。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甚至还要求消费者一次购买三年零三个月的保险,这样只会让我们的销售情况更差。
由此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零首付零利率”的汽车贷款不过是个噱头,雷声大雨点小,想要靠此拉动销量,回暖车市,几乎不大可能。
(责任编辑:田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