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并不像有的同志想象得那样困难,关键是在观念和工作上,要从过去的“自己”开发转变为“自主”开发
口述:金履忠
编者按:今年4月,我去采访林钢(《人民日报》原记者,中国最早跑机械口的记者之一,详见《汽车商业评论》2008年5月刊口述历史《“不懂汽车”的汽车记者》),他就对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去见见金履忠,他的观点会给你很多启发。”
现在,身材瘦小、满头白发的金履忠老人家就坐在我面前。他的经历相对简单:1948年从武汉大学机械系毕业,1950年代参加长春汽车厂的建设。1957年调到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及其装备的科技管理工作。
这是位极有个性同时又受人尊敬的长者。跟他交谈,你会身不由己地被他精彩的论断所吸引,被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每每谈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新问题时,他总是神情昂扬,激情慷慨;而在总结过去30年我国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得失时,他语言犀利,观点鲜明,一针见血。一张一弛之间,让我一度怀疑他是位81岁高龄的老人吗?
为支持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他曾两次写信给中央领导。2004年5月31日,他在写给高层领导的信中以“端正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从合资转向自主创新)为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制定鼓励自主开发的政策;二是斗胆建议中央高层领导学习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带头乘坐自主品牌轿车;三是建议中央总结合资的经验教训,兴利除弊。其为自主品牌鼓与呼的精神可见一斑。
1987年,在十堰东风汽车公司召开讨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会议期间,金履忠在讲到红旗轿车无奈下马时,他声音哽咽,不得不数次停顿,其情其景让人唏嘘。
打问号的“无私援助”
简单说说我的历史吧。1948年7月我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毕业前我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反对蒋介石。然后我去了江汉解放区,在江汉公学(相当于抗大)进行过短期学习,实际上是改造思想。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我回到了武汉,在湖北省交通厅工作。1954年二汽筹备组成立,我被抽调过去,同年11月被派到长春汽车厂实习。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建两个汽车厂,一个是长春汽车厂(一汽),一个是二汽。二汽厂址变了很多地方,最早在武昌,后来武钢也选在那里,二汽便重新选址。接着选了成都,宿舍都盖了一大片,却又说要选在德阳,就是东方汽轮机厂处,但都没搞成。
搞不成的原因是1956年国家资金不足,二汽下马。我们相当一部分人分散到全国,调到北京的人最多,我就到了国家科委,任科技干部局局长。
这样算下来,我在长春汽车厂的时间只有两年多,期间呆过三个科室。一是工艺处下面的生产准备科,我是以二汽生产准备科科长的身份在那里实习。
二是生产准备处。1955年六七月份,当时的一机部部长黄敬到一汽考察,看到生产准备工作很薄弱,建议成立生产准备处,下设计划科。我和张兴业都是计划科科长,他属于一汽,我属于二汽。蔡诗晴当时也在计划科,后来当过中汽公司总经理。这时候我认识了李岚清,他是一汽厂长饶斌的秘书,经常来要关于生产准备中有关设备准备、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的材料,了解情况写报告,跟我接触得比较多。
三是冲压车间。1956年7月15日一汽的解放牌卡车下线,之后生产准备处撤销,我被调到冲压车间当(二汽)技术科科长。
如果要我总结,一汽有两件事让我记忆深刻:第一是全厂开展学习先进生产者运动。先进生产者分两级:厂级、车间和处级。一进厂门,就能看到放大的挂在墙上的厂级先进生产者的照片,很鼓舞人。车间比较显眼的地方挂的是车间和处级先进生产者的照片。先进工作者一季度评一次,每年四次。
我记得有个厂级先进工作者叫李龙天,后来被调到南京汽车厂,他当时大学毕业不久,被称为齿轮专家,因为通过实践和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推动,很快就在齿轮加工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还有一个热处理专家智德瑜,后来当了二汽副总。这个运动开展以后,大家一天到晚想的是怎么把生产搞上去,把工作做好,所以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并带动了整个汽车厂的建设工作。
第二是开展业余学习,主要学技术,分早上和晚上两个时间段。长春经度偏东,早上4点多天就亮了,6点半到7点半之间有老师讲课,大家可根据不同情况选不同的班。晚上5点下班后到6点半之间又有一次学习。可以说,当时一汽80%以上的职工都参加了这个学习运动,对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能这样做的企业恐怕不是很多。
我想纠正一个事情,就是说苏联的“无私援助”,当时大家都这么讲。苏联的确是真心帮助我们建汽车厂,派来了各种各样的专家。无论设备、工具还是材料,当时的做法叫“分交”:我们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做不了的由苏联做好后再运过来。
这跟现在的合资公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的情况是,如北京与现代合资后,我方企业原有设备全部弃置不用,另从韩国进口;再比如上海大众,不要说加工设备,就是放工具的工具台都要从德国进口。难道我们不能做吗?不是!是他们不让做,他的目的是要赚钱。
但要说苏联是无私援助,这句话还要打个问号。1958年中苏关系紧张后,苏联就把抗美援朝时提供给我们的飞机大炮,以及其他援助都折算成钱,逼我们还债。军工方面怎么算的我不知道,但长春汽车厂的算法我知道一些。他把那些我们不能造的设备和工具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卖给我们,有的高50%,有的甚至高一倍。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我在武汉大学的一个同班同学陈维祯,他原是二汽派到工艺处实习的设备科科长,后被调到底盘车间(最后因其爱人在武汉而选择了回武汉)。1950年代末期派他专门查苏联给我们设备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了多少。你要逼债吗?我也要扣除这些超出正常价格的部分。所以“无私援助”讲得不对,如果他要的价格跟国际市场一样,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也不能说是“无私”,更别说这种“高价”卖出的“无私”了。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对苏联专家的态度过于尊重。当时苏联专家的建议比厂党委的决定还要重要。他们说这件事要这样办,你就得这样办,如果你不办,工厂有个专家办公室,隔一段时间就来检查,看你做到没有,没有做到轻则批评重则处分。我认为尊重他们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分。当时一汽还有留学美国、英国的专家,他们对技术也很懂,但厂里对这些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中国专家却信不过。
汽车工业走了“之”字形
从自主开发角度看,我国汽车工业走了个“之”字形。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前,我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设计。
一汽厂最早做解放牌卡车,仿的是苏联吉斯。实际上苏联仿的是美国道奇,尽管当时苏联工业比我们先进,但还是比美国落后。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吉斯发动机的缸径按照苏联公制是101毫米多一点,不是整数,因为这是按照英制换算过来的。
解放牌出来后,我们很快就自主设计了轿车,开始是东风,后来有了红旗,之后对红旗做过改进,国家领导人、中国驻外国大使和高级干部都坐红旗车。这个阶段,在轿车方面,一汽有红旗,上海有上海牌;在卡车方面,一汽有解放牌,二汽有由一汽设计的东风牌。除解放牌外,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我认为我们走了段弯路。红旗牌1958年做出来时,跟世界水平的差距并不大,1970年代后期与世界的差距的确拉大了。当时我在国家科委,主任是方毅,他还是副总理、政治局委员,我记得他就讲过:这红旗车不行,车门一打开,风一吹,关都关不上。
怎么办?摆在我们面前有三条道路:
一条道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如红旗牌,落后的主要是发动机,要装自己设计的先进发动机在那时根本不现实,比较快的办法就是花钱买。至于车身,也可以如法炮制。韩国的汽车工业怎么搞起来的?它也是买意大利的车身设计。只要把外型一变,把发动机一改,再把底盘做些改动,车的性能就立即提高了。
同时,我们仍然要在自主开发上下功夫,只要下决心干,用三五年时间就可开发一个新车型。
这条道路应该走得通,因为船舶工业就是这么干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船舶工业也很落后,万吨船跟国际水平比也差得远。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号召:“造船工业一定要打出去。”船舶工业公司党组织讨论了几天,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说:我们现在这么落后,怎么能打到国际市场上去?一种说: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打出去。
我们真打出去了。香港有个船王叫包玉刚,现在去世了。他有个弟弟包玉星,当时要向日本订购4条万吨船。我们就跟他商量:我们给你做,价格肯定比日本便宜。尽管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没日本高,设计水平也差一截,但船的可靠性是有把握的。
包玉星很爱国,他说,差一点就差一点吧。这样他就买了我们的船。买了以后就打开了局面。包玉刚知道后,也开始买我们的船。同时我们抓紧对船舶的设计、制造进行改进。船舶工业的水平很快就上来了。现在1万吨标箱的集装箱船到30万吨的油轮,还有最难做的化学品船,我们都能做。甚至十几年前,我们的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就名列世界第三(韩国第一,日本第二),用不了多久我国就会上升到第二位,我们拿到的订单已是第二了。
这就说明,保持我们自己开发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事。船舶工业保留了自己的开发平台,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已跻身国际前列。可惜的是我们的汽车工业,随便就把我们自己开发的平台(红旗、上海牌)丢掉了。航空工业也是如此,把“运十”大型客机这个平台丢掉了,现在重新搞,比当时就要困难得多。
第二条道路就是买人家的技术。1980年代中期,原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没向国家要投资,通过向科威特贷款,以100万美元购买了日本大发公司的技术,取得了知识产权。之后不断生产、改进夏利轿车,滚动发展,20年来,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几乎年年盈利,做得很成功。
第三条道路是与跨国公司合资。我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经验,搞点合资是可以理解的。最不应该的就是到了2000年,还大肆鼓吹合资。关于合资,我写了很多批判性文章。对有些人主张中国应该让合资长期化、固定化的观点,我是强烈反对的。
回头来看合资。2000年,有同志专门给国家领导人写信,说入世后国家的利益,不是从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而是从税收和就业得到回报;因此国家不必再向汽车工业投资,应允许外资加大投入;只要在中国制造汽车的企业就属于中国汽车企业,无论它是否由我国控股;要尽早开放投资体制,再拖人家就不投资了。
我坚决反对他的观点。2000年我国已经有很多合资实践,合资的问题已充分暴露,简言之就是弊大利小,此时如此全盘肯定合资,并主张大规模引进外资搞合资,就难以令人理解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采纳了他的建议,世界上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潮水般地涌进来了,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第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真是中国企业吗?绝对不是!他不光要赚钱,还掌控着合资企业的领导权,中方买什么设备外国人说了算,零部件进口多少外国人说了算,什么时候国产化还是他们说了算。从投资来讲,中外双方都是50:50,利润应该是一人一半,但外方赚的钱却是我们的四五倍。为什么?投资各占一半,在企业的领导职务两方似乎也很平等,但实际上外方是老板,我方只是打工者,你能说这是中国的企业吗?
我刚才讲了天津的例子,再看看上海大众的换型,从桑塔纳2000换型为帕萨特,仅买车型的图纸资料就花了1亿美元(为天津买大发技术100万美元的100倍,天津还掌握了知识产权,而上海大众却没有),而且这个车型在其本国已生产了很多年。桑塔纳出来时一辆卖多少钱?近20万元;现在多少?七八万元。你看他们赚了我们多少钱?我们得到了多少?
有几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2003年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产的轿车,只占它全球产量的14%,但利润的80%却来自中国(美国高盛公司报告);通用公司在美国卖一辆车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赚2400美元(2004年年报)。全面的合资把跨国公司都引进来了,而我们却损失惨重。
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从产品开发平台看,一搞合资,我们就轻易地把红旗牌和上海牌丢掉了。与桑塔纳同时生产的上海牌卖两三万元,固然上海牌车型比较落后,油耗也高,坐着没那么舒服,但与桑塔纳的价格差距太大,所以它仍然有市场,很多小企业主就愿意买。这就对桑塔纳构成了威胁,而当时的一些领导不是去扶持它,也不是想办法对它进行改造,而是下令其停产。这正好迎合了跨国公司的需要。合资高潮时期,我们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5%左右,大概就剩下了夏利,而合资公司生产的外国品牌大约是95%。
还有,跨国公司2000年以后就不会来投资了吗?直到现在也没有听说,哪一个跨国公司不愿到我国来投资。可见这位同志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距离实际有多远啊!
三条道路,前面两条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可是我们的管理部门不推广这两种模式,却大肆宣传、推广第三种即合资模式。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至今不明白。
有一种说法: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不给投资,我们又无技术,除了合资没有别的出路。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请问,天津汽车公司也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他们并没有搞合资,不是把路走出来了么?而且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比那些被跨国公司控制的合资企业不是要强得多么?何况还有第一条道路,船舶、航天都走通了,难道惟独汽车工业走不通?可见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个阶段,2004年前后中央提出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奇瑞、江淮、吉利、长安、华晨等一大批自主品牌上来后,市场份额上升到近30%,自主创新才逐步收复失地。自主品牌的兴起,意义重大。最核心的是从跨国公司那里夺回了我国的自主权、领导权,汽车工业不再由跨国公司说了算了,在政治上、经济上、技术上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仅从自主品牌兴起后,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如桑塔纳从20来万降到7万左右),国家和老百姓都得到极大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不能不感谢艰苦奋斗的自主创新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们。
现在我们应该科学地总结汽车工业走过的路,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正确地总结经验,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总结后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
请对自主品牌多些宽容
需要注意,自主品牌跟过去说的国产车有区别。合资企业生产的车也叫国产车,这个概念很模糊。自主品牌就不一样,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才叫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买来的,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上汽和南汽购买英国罗孚,这种方式我们不能否定,问题是这种模式买不来自主创新能力。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根本的是企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光说自主品牌还不够,还要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重点谈一下比亚迪。调查前我还不太明白,调查后我就明白了:获取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只有一种模式。许多创新型企业,它们第一步基本是模仿,开始做出来的产品档次不高,这就决定了它们要跟国外竞争,还需漫长时间。
但比亚迪不同,它一开始就瞄准了世界先进车型,绕过它的专利,做出的产品与世界先进车型差不多。比亚迪进入汽车业很晚,2003年才收购西安福莱尔,真正批量生产则从2005年开始。奇瑞本来就算很快了,每年有50%至60%的增长。而比亚迪汽车产量是年年翻番,2005年2万辆,2006年5万辆,2007年10万辆,今年计划20万辆。仅F3在3月份就做了1万多辆。
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学化工出身,之前没干过汽车,介入汽车业后他就买了一大堆资料书,花了一年多时间看完,然后风趣地说:汽车不过是一堆钢铁。汽车厂一般奉行专业化生产原则,但比亚迪却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自己做。生产线能够用手工的,就不用设备。它们用手工加设备代替了上亿美元的生产线设备。它们确实是一个解放思想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典型。
不管是什么样的自主创新,我们都应该鼓励。你们第5期的封面故事《丧钟为谁而鸣》,这种提法我觉得值得商榷。当然你们的本意是好的,就是说自主创新要克服很多弱点,你们将其归为“七宗罪”。但说老实话,合资企业的毛病比它们要严重得多。比如你们提到不思学习,最不思学习的是谁?最典型的是合资企业,因为它们不搞自主创新,产品、制造技术、管理都是现成的,它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一位机械工业部原部长曾告诉我,他到一个大企业(该企业下面有大众的丰田的等许多合资企业)的技术中心去,你猜员工都在干什么?有的在计算机上打扑克,有的在吃水果,特别严重的是,这个技术中心有些合作方是从韩国和日本过来的,这些人就提出,希望明年再让他们来合作。为什么?他们觉得这里很舒服。
我曾亲自听到原一汽老总讲,开发一个轿车需要20年,要投资20亿美元,要耐得住寂寞等等。那是2004年2月,中央二台的一次《对话》节目现场,邀请的嘉宾就是一汽老总,当时他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诗,然后就说了上面这些话。我一听,马上举手请求发言。举了三次手后,主持人说:“你说吧。”
我说:“开发一个轿车绝对不要20年。”
“你说要多少年?”主持人问。
“最多三五年就够了。”说完后,我就把话筒递给了当时的哈飞董事长崔学文,他说:“我们开发一个新车型需要3年。”崔学文有开发轿车的实战经验。
这时,一汽老总不得不说话了:我说的20年,是说汽车厂要达到200万辆或者500万辆这样的规模。”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当产量达到200万辆,原有车型肯定被改了很多次了。你20年才开发一个车型,那怎么能生存呢?
你再想想,一汽做红旗做多少年了,每年才1万多辆,那么大的企业,旗下合资品牌每年十万甚至几十万辆做上去了,为什么红旗长不大?一汽、东风和上汽,国家可以拿几百亿来支持它们,而为什么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都困难重重?我们建一个15万辆的合资轿车厂要拿出100多个亿。而奇瑞呢,安徽省只给了18个亿;吉利则国家一文钱也没给,比亚迪是民营企业,把在手机电池上赚的钱贴到轿车上做起来的。可见它们做汽车的困难是很大的。
因此,对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我们应该满腔热诚地鼓励它们,而不是指责它们,讽刺它们,挖苦它们。你们说自主企业有问题,我不否认,的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它们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应该帮助,应该关注,应该多表扬那些搞得好的企业。我去过奇瑞3次,去过吉利2次,去过比亚迪1次,我认为它们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我感动的地方。
现在合资企业也说要做自主品牌,我认为很多都要打个问号。原一汽-大众产品开发部主任智百年,我2006年到吉利去时,他是吉利开发院副院长,当时快70岁了。他就讲,合资企业绝对不可能搞自主品牌。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是开发部主任,当然要搞开发了,但提了一次、两次、三次,每次到了董事会都给否了。
为什么否?道理很简单,你是合资企业,外方要你用他母公司的品牌。假如说现有品牌已经落后了,要换新的。那好,德国大众就有新产品,那就拿来吧。一拿来就稳稳当当地赚你很多钱:计划费、产品设计费、零配件卖给你,再搞什么技术需要派专家,专家要收你的钱;做新产品需要买设备,设备又赚你的钱。所以用合资企业外方的现成产品他可以赚你一系列的钱。反过来,你要是搞自主设计,那合资企业的外方怎么能赚钱呢?所以他绝对不会让你自己干。
总之,要靠合资公司搞自主开发,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难度太大。我的观点很鲜明,要搞创新型国家,汽车企业必须是创新型企业,对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是个水平提高的问题。
对合资企业来说,就需要对它改造,要把它改造成创新型企业。如何改?我认为有两个办法:比较现实的是依靠合资企业的母公司,如一汽-大众的一汽集团,上海大众的上汽公司,它们都有很强的开发能力,也完全有条件来开发,产品开发出来后交合资企业生产;第二个办法就是逼合资企业搞真正的自主开发。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实质,就是外方和我方通过产品开发,要共同掌握知识产权,这样双方才是真正平等的。外方不同意怎么办?合资是有期限的,你不同意,到期后就取消合资好了。
目前对自主开发的概念是不是弄得很清楚,我还没把握。
现在来看,搞自主开发的汽车企业,大都充分利用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长安和江淮都在意大利建了设计中心,奇瑞和吉利用多种方式跟国外合作,把外国人请到公司来等办法。因此,虽然它们的基础不是太好,但过不几年它们就开发出新车型了。
为何奇端这些创新型企业能做到的,一些大企业反而做不到?我认为可能是思路上有问题。这就是误把自主开发,理解为自己开发了。这里虽然只有一字(是自主还是自己)之差,但内涵却大不一样。自主开发是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来开发;而自己开发则一切全靠自己。以我们现在的水平,全靠我们自己,要做到有国际竞争力,恐怕难度很大。这也许是有些大企业在开发轿车上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关键的恐怕还是精神状态问题,这就是企业的领导人特别是一把手,有没有不甘落后的骨气、有没有为国争光的志气、有没有敢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勇气。
要求国家采购政策明确支持自主品牌,我完全赞成。问题在于,执行起来并不理想。但确实有部分执行了,如我们科技部的老干部用车,买的就是奇瑞东方之子。我还问过司机,他说质量性能比桑塔纳好。这些自主品牌在开始阶段都曾出现过多多少少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生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产品才能不断成熟,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品。所以你们写文章,还要对消费者做工作,要让他们对我们自主品牌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容忍,多一点宽容,让这些企业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