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对于一个人是知天命的年龄,而对于一个企业也许正当年。
50岁的柳州五菱,一切似乎刚刚开始。
10月28日,是柳州五菱50岁的生日,盛大的职工入场仪式和无尽的鲜花礼炮使人有如临奥运开幕式之感,尤其是在中国国家举重队金牌全明星队员的击鼓声中,五菱企业大旗在上万名职工头顶上传递的场面,让现场所有的人为之动容。
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之余,现任上汽通用五菱的掌门人沈阳的一席话,却让记者回味多日:“当一个企业失去目标时,是最危险的一种状态。”也许这是沈阳一贯的自谦和自我警示习惯的自然流露,也许50岁的五菱让这个刚过不惑之年的年轻人真的感到了些许困惑。
惑之一:单车30万辆之后该如何?
人们在讨论世界汽车工业经济规模时,常把300万辆作为单一公司的最低经济规模,而把30万辆作为单一车型的经济规模。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达到经济规模,但却有一款产品达到了,那就是五菱之光微型客车。2006年五菱之光年销量就成功突破30万辆,而且之后每年还在增长。到目前,该车已累计销售130万辆以上,这样的成绩,在轿车里也只有桑塔纳和捷达达到过。
其实,年销量对五菱和沈阳来讲,犹如一句咒语,曾经是最让人头疼的事。1991年,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1993年过2万辆,1994年过3万辆,1995年过5万辆,那时候10万辆这道坎对五菱来讲简直就是一个遥远的梦。每增长1万辆是多么困难,沈阳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分析起来,他认为是当时的资源能力达不到,所以任你怎么冲锋都到不了那个高度。
终于在1998年,五菱销售成功突破10万辆大关。但还没来得及高兴,接踵而至的问题让人更加头疼。1999年上半年,市场竞争环境急剧恶化,五菱市场份额开始下降,而五菱企业内部的种种弊端决定了五菱无法应付眼前的危机。“那时候往往从早上8点开始开会,到深夜12点还不能解决一个问题。”今天想起来,沈阳还心有余悸。
在年度经销商大会上,沈阳首次提出“做好做强再做大”的口号,意思是首先要摆脱掉在粗放型经营模式下快速形成的“量”的扩张的模式,把企业做好;然后,集成企业内外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五菱价值链,把企业做强;最终通过资本运营进入资本市场,与国内外大集团合作,形成合资公司,把企业做大。
思路清楚了,办法自然就会生效。经过3年的潜心修炼,五菱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后,迎来了一庄美满的姻缘,走进了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作的时代。用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的平台上整合了技术、资本和制造经验等优势资源之后,上汽通用五菱突然发现,销量已不再是咒语,而是按耐不住的持续冲动——2002年14万辆,2006年46万辆成为全行业第一,2007年55万辆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当销量咒语被破解之后,五菱该为自己树立什么新的目标呢?一款车型卖30万辆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因为这会让企业的命运过于集中于一个车型的成败。也许五菱对此早有洞察,2003年底SPARK乐驰上市,2004年推出五菱扬光高端微面,2007年具有世界水平的五菱B系列发动机投产,2008年推出战略性新产品五菱荣光。短短5年时间过去,人们突然发现,原来五菱的产品线于无声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明天的五菱会是什么样子,只有沈阳和他的五菱人心里清楚。
惑之二:市场份额50%之后该咋办?
在做好企业的基本功课之后,五菱开始在市场上显示出强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市场份额为45.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在微型客车市场份额达到50.0%,比去年同期增长2.4%。2008年五菱预计销售会达到65万辆,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一个企业的一种产品在市场上能占半壁江山,全球罕见。
在中国这个单一市场上,要想微车份额再继续扩大,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小,那么接下来该咋办?其实上汽通用五菱这个独特的三方合作模式本身就蕴含着无限可能,这些可能不会局限于广西柳州,也不会局限于中国。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最近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寻求新领域,即在全球复制五菱的模式,争取全新的发展空间,五菱称之为求新求变求极限。如此看来,五菱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状,而是要把自己独特的低成本、高价值的模式借助于上汽和通用的平台推向全球。如果是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像五菱之光这样的产品就不会停留在30万辆的规模上,而会像丰田的花冠、大众的甲壳虫那样再上一个数量级。
惑之三:产能90万辆意味着什么?
在五菱五十周年庆典仪式上,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其西部二期工厂正式竣工,公司产能突破90万辆。在中国三大集团刚刚突破百万辆大关的时候,这一消息确实让人大吃一惊。也许1999年6月,当沈阳在上海汽车展览会上首次和通用(中国)公司总裁善能进行初次秘密会晤时,双方都未曾想到10年后会有这样喜人的结果。
一般企业的发展口号是“做大做强”,而沈阳则是“做好做强再做大”,字面上的不同其实反映了对中国文明深厚沉淀的不同理解。汉语里用来描述实力的词是“强大”而不是“大强”,先强后大应该是符合规律的。其实五菱内部机构改革、质量流程再造、成本管理控制等基本功课做好之后,换来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作的好的模式,模式构建好之后,五菱微车成为行业老大就成了自然发生的结果。
那么今天五菱产能达到90万辆,到底意味着五菱做强了还是做大了?沈阳总是避免回答这个问题。收购颐中运输车辆公司成立青岛分公司、销量行业排名第一、和湖南大学联合技术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微型车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等事件,在沈阳眼里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在欢迎国家举重队的致词中说:“面对全球性竞争,五菱在细分市场上有了优势,但还没有全胜的把握,所以还要向国家举重队学习,要用绝对的优势实力铸就全胜的把握。”
也许沈阳永远都喜欢称自己的企业是“小企业”,但当一个企业从产品到管理、从市场到资源都做好做强之后,“大”就会成为一个必然发生的结果。到那时,沈阳先生想不承认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