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个日常生活中的“第一”:我的第一辆私家车,我的第一套西装,我的第一张信用卡,我的第一套住房……每个“第一”故事多多、内涵丰富,承载了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思想的成熟、情感的律动,如一颗颗珍珠挂在过往30年的征程上,晶莹璀璨、闪闪发光。
“第一辆车是五菱,第二辆车是夏利,第三辆车是捷达,第四辆车是帕萨特……”回顾自己20多年的买车经历,已经退休的柳州私家车主夏卫阳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五菱”本地车,为的是拉活跑运输,解决全家人吃饭问题
1982年,柳州第一台五菱品牌微型汽车下线。1980年,夏卫阳毅然自己砸掉了效益还不错的“铁饭碗”,凭借家里在柳州闹市中心的地理优势,做起了批发零售布料、服装的生意。
1983年下半年,几经周折,夏卫阳好不容易拿到了市级领导同志的批条,东拼西凑,以上万元的价格买了辆五菱汽车。“用今天的工艺来看,五菱车还是全手工打造的,各种机器零件都还不怎么样,但大大缓解了出门运货的压力。我粗略算了一下,这辆车几乎当年就让我多赚了几万元。”夏卫阳说。
“夏利”拉客车,为儿子开辟一条谋生路
1988年,初中毕业的儿子夏强没考上高中,老夏经过“地狱般”的磨炼,终于让儿子拿到了驾照。看到当年的出租车刚刚兴起,眼光独到的夏卫阳决定投资买辆夏利让儿子开出租车。
“一是没有风吹雨打;二是开了几年车,自己也懂技术,小毛病自己可以琢磨着修好;三是出租车在城市里跑,比较安全。”已经年逾四十的夏强回忆道。他告诉记者,最初两年生意不怎么样,1990年-1994年那段时间,几乎每两年就能买一辆新车,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收入增加也快。
“捷达”,在享受中赚钱
1993年,口袋日渐殷实的夏卫阳,决定再次出手购买捷达车作为给小儿子的新婚礼物,还是作为出租车用。1991年第一批捷达下线的时候,售价高达20多万元;1993年购买裸车加上营运牌照,也差不多花了18万元。
“外形好,底盘高,扎实耐用。”这是老夏一家对捷达车的评价。在此后11年时间里,这辆车平时作为出租车,每逢节假日,就作为全家到近郊旅游的休闲车。
“帕萨特”,享受退休后的日子
2004年,还差3年就要交出驾驶证的老夏,获得了儿子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辆自动挡帕萨特牌汽车,开惯了手动挡车的老夏起初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2004年到2007年间,老夏和老伴一块,开着这辆车去西藏,游丽江,走新疆,闯京城……结结实实过了一把自驾瘾。
夏卫阳说:“过去买车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赚钱,怎样谋生,但越往后赚钱越不是‘第一需求’,追求的是心情愉悦和生活品质,享受的因素更多些。”(何丰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