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过去的2008年车市,值得聊的话题实在太多,细细数来,在今年车市风云变幻与跌宕起伏的诸多事件中,有“两大风波”与“两大热点”尤为值得关注,它们共同为我们展现了2008年车市变幻的独特一角。
两大热点
为“差异化”延长质保期
在竞争激烈并且“同质化”相当严重的新车销售上,今年不少厂家不约而同将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平台转移到了售后服务层面——与“国际接轨”将车辆的质保期延长。
今年7月4日,北京现代宣布凡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售出的非营运车辆,其发动机、变速箱总成的保修期从普遍实行的2年/6万公里延长至5年/10万公里;几乎与此同时,广州本田新飞度在7月上市时也推出了“整车3年或10万公里”保修政策,创造了国产高端两厢车最高标准的整车保修政策;同样在7月里长安轿车也宣布奔奔系列所有车型整车质量保修期将延长为4年或10万公里。
仅一个7月份就有3家企业宣布延长质保期,再加上之前,华晨汽车针对尊驰车型延长其动力及传动系统重要零部件质量担保期限至10年或20万公里;上汽将荣威750质保期由原来的“2年或6万公里”升级为“3年或8万公里”;高端豪华车品牌的雷克萨斯推出了“4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和免费保养”,讴歌也为中国国内用户提供“4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期等。延长质保期成为今年车市的一大营销卖点。
一般来说,在使用的前两三年内,汽车的主要部件不会出现大毛病,但两三年后车辆就开始进入毛病多发期,对车主而言,维修保养费用也开始明显增多。而目前国内汽车保修期大多为2年/6万公里或3年/6万公里,厂商延长质保期也正是针对车主的这种担忧而使出的策略,对于消费者而言,质保期的延长无疑是一件实惠的事情。
搭奥运之风掀奥运营销热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汽车企业来说绝对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不仅奥运会独家汽车赞助商大众汽车理所当然地斥巨资展开奥运营销攻略,而且那些未能成为奥运会赞助合作伙伴的汽车厂商也千方百计地借奥运“东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时间,一股奥运营销风潮席卷整个汽车消费市场。
作为北京奥运的唯一合作伙伴,大众汽车当仁不让地成为奥运营销主角,其以奥运为主题在文化、艺术、体育、环保、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了近20个项目,并且斯柯达明锐与迈腾、速腾和途安等更成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正式用车。虽然奥运汽车赞助商只有大众一家,但是面对奥运大蛋糕,其他汽车厂商怎能无动于衷。于是上海通用汽车和刘翔合作,开启了“奥运明星代言”行动;一汽丰田围绕平安奥运捐赠警用车辆;奇瑞巧用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形象,推出“五娃”系列车型……除此之外,借着2008年奥运的契机,各汽车厂家纷纷在车市投放“奥运版”、“冠军版”、“迎奥版”等名头颇多的各种奥运纪念版车型:荣威迎奥版限量发售,以20.08万元的售价迎合2008奥运的概念;MG7也趁机推出1.8L的迎奥版;东风标致则推出66666元的206奥运版轿车,而且限量供应;长安铃木推出300台天语SX4-Sport限量版;一汽丰田在原有2.5Royal真皮特别版的基础上推出了皇冠2.5Royal奥运版;戈蓝在车型系列上增加了2.4奥运版等。
2008年当奥运与激情碰撞,各汽车厂家无论是借助赛事推广、推出奥运版汽车产品,还是切实赞助奥运会,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开自身的奥运营销,期望借本土奥运会之机,提升品牌、展现实力。
两大风波
C-NCAP 安全评定质疑风波
自2006年7月建立以来,C-NCAP (中国新车碰撞测试)因为弥补了国内没有安全评定标准的空白,越来越受到国内厂商重视,新车上市言必称C-NCAP。然而今年6月21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一档名为“C-NCAP真相”的节目在汽车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C-NCAP 创办单位,天津的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以国家科研单位和非营利组织身份,通过商业手段,给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发放C-NCAP汽车安全星级评定认证。此行为公开挑战了号称国内最权威的汽车安全星级评定标准的公正性。报道中质疑C-NCAP 公正、客观性的原因是:C-NCAP的评价机构非但不是独立运营,其与各家汽车厂商在经济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主要是来做星级评价的汽车,一是由C-NCAP 自己掏钱到市场上购买,二是厂家申请做星级评定的,则是申请厂家自掏腰包,这就使得它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也正是因为它的“非完全独立性”和某些测试评分环节的不够科学、完善,使得C-NCAP 在央视报道之后立刻成为舆论的炮轰对象。
多家进口车许可证被叫暂停
自今年6月雷克萨斯进口许可证申领被暂停之后,商务部有关部门于10月6日又暂停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申领。多家车企的进口车许可证被叫暂停的原因则是,其在经营中长期存在压库、搭售等行为而遭经销商投诉。
根据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这就使得在中国成立一家投资公司运作进口车销售业务,成了进口车厂惯用手法。这些总经销商控制着产品资源、价格制定和网络布局,他们往往滥用这种强势地位将汇率、库存和税率风险统统压向经销商,致使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长期“积怨”也就引发多家进口车车商的“倒戈”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多个汽车品牌的进口许可证被暂停,无疑传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现有进口车渠道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继组织召开了欧系、美日韩系进口汽车总经销商会议,代表广大授权经销商就进口汽车市场与各品牌总经销商代表进行了交涉,希望他们能够重视广大经销商的合法权益,纠正一些不平等、不合理的做法。据悉,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和该协会正在酝酿对进口汽车许可证的管理进行重大改革,同时,加大对总经销商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尽管改革的具体方案尚未公布,但“暂停”事件对整个进口车销售是个严肃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