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尾牙”上,菲亚特着重和在场的媒体澄清与众泰汽车的关系。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斐璇和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阿尔贝里诺表示,菲亚特与众泰汽车合资“不在计划中”,与广汽(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才是真正的情投意合。
几天后,北京时间1月21日晚,克莱斯勒(中国)发来消息,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菲亚特)、克莱斯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克莱斯勒)及其私有控股股东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宣布:三方已经签署了一项无约束力意向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一个全球性战略联盟。
看来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合”都是摆在菲亚特汽车2009年面前最重要的议题。
新合作者
其实,找个合作者一起过冬的计划早在菲亚特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的预想中,1月初,他在接受美国汽车新闻专访时曾表示,“对目前糟糕的危机,我们需要合作联盟。”此后这项行动便加快在全球以及中国展开。
此前,大多数欧洲媒体猜测,菲亚特全球战略联盟者很有可能是PSA(标致-雪铁龙集团)。1月20日,当马尔乔内最终选择了克莱斯勒时,业界均感意外。
在战略协议中,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均认为他们都找到了实现双赢的途径:作为克莱斯勒重振计划中的关键一步,这一全球战略联盟,将使克莱斯勒在现有的制造基地生产更具竞争力、燃油经济性卓越的汽车平台、动力总成以及零部件。而菲亚特集团也将带来其在主要增长市场的分销渠道优势以及潜在的控制成本机会。
此外,菲亚特过去几年的内部重组非常成功,可以为克莱斯勒公司应美国财政部要求提交重振计划提供管理服务支持。该战略联盟还将帮助菲亚特集团和克莱斯勒充分利用双方的销售网络,并充分优化各自的生产基地布局及全球采购基地。
据了解,菲亚特集团为该联盟带来的战略性资产包括:其一,共享含城市和紧凑车型在内的产品平台,以扩大克莱斯勒公司目前的产品线;其二,包括节能环保的动力系统技术在内的技术共享;其三,克莱斯勒产品可以在北美以外的更多市场销售。为此,菲亚特将可能得到克莱斯勒35%的股权。但该联盟并没有明确菲亚特集团将以现金形式注资克莱斯勒或承诺将来为克莱斯勒提供资金。
在中国,菲亚特也一改此前全面出击,乱枪打鸟策略,变为重点突破。
2007年年底,菲亚特与南汽分手后,就一直在中国市场上身单影只,寻找新的合资伙伴也一波三折,一度与奇瑞、长城、广汽、众泰等中国车企均有接触,一年过去,有关中国合资伙伴问题,阿尔贝里诺终于给出答案,和奇瑞、广汽的合作谈判还在进行,只是目前不方便透露。至于其他企业菲亚特没有过多想法。
抱团取暖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抱团取暖是近期提及最频繁的一个词语,不过几家在汽车行业势力相对较弱的企业,采取连横的策略又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结盟的核心条款是菲亚特将与克莱斯勒分享其引擎和传动技术,帮助这家美国公司引进新型低排放标准的小型车;菲亚特也将在美国生产自己的小型车,并很可能通过克莱斯勒的经销商网络销售,从而得以开拓欧洲以外的市场。如果双方达成合作伙伴关系,预期将节省成本30亿至40亿美元。
2008年,菲亚特汽车产量约220万辆,达不到进入世界汽车前十名的位置。这一点,马尔乔内很清楚:“如果你需要维持盈利,那么你每年至少要生产550万到600万辆车。这并不是强调产量很重要,而是强调与这个产量规模相匹配的企业结构很重要。”
科尔尼(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健分析,菲亚特在和克莱斯勒联盟以后,产量可以达到350万辆左右,而这样,就可以进入全球前十名。他告诉记者,之前也有联盟的成功案例,日产和雷诺联合以后,跨入了全球5大汽车企业(通用汽车、大众、丰田、福特、日产-雷诺)的行列。
其实分析来看,两者的联合也实现了几方面的互补。一是产品线互补,克莱斯勒和菲亚特的车型没有重合,而菲亚特可以为克莱斯勒提供小型车平台和小型车发动机;二是渠道互补,克莱斯勒在北美有成熟的销售渠道,正是菲亚特缺乏的。如果选择与PSA合作,两者则会有许多车型出现重复。
至于在中国,由于缺少合资伙伴,菲亚特更是寸步难行。据记者了解,菲亚特中国三年前制定的2010年在华实现30万辆销量的计划已经被迫改变,现已将这一目标下调至5万辆,下调幅度达83%左右。
“经济危机加快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组,2009年,汽车行业还会有很大的变化。”孙健如是认为。
|